1 / 7
文档名称:

高中历史新课程模块整合策略 (2).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中历史新课程模块整合策略 (2).doc

上传人:1542605778 2024/5/4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中历史新课程模块整合策略 (2).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高中历史新课程模块整合策略 (2) 】是由【1542605778】上传分享,文档一共【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高中历史新课程模块整合策略 (2)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与以往的历史课程相比,高中历史新课程分成3个必修模块和6个选修模块,必修模块包括25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专题。这种模块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初、高中历史课程知识内容的重复问题,但负面影响也日渐显现,如打破了学科自身的整体性,人为割裂了同时期密切关联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内容;将相关内容安排在不同模块、不同时间内教学,破坏了历史的内在逻辑关系,造成了时序上的混乱,给学生的历史知识学****造成了很多障碍。不仅如此,模块、专题体例还弱化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使前后单元的内容联系不紧密,形不成知识间的铺垫关系,给学生的新知识学****增加了困难;专题体例与高考突出综合的要求脱节,加重了高考复****教学工作的困难。这些历史教学实践的新问题,直接影响了中学历史教育课程目标的达成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从而将模块整合问题提上了教学日程。本文根据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提出以下一些模块整合的策略,请教于方家。 一、以高考《历史考试说明》为指导进行整合,形成通史体系框架构建的模块 《历史高考说明》是以古今时序体系确定考查的内容与要求的,它既是高考复****教学的“纲”,又是模块整合的指导意见,我们应在《历史考试说明》的指导下,构建以专题教学内容为基础的“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通史体系。为此,教师要指导学生理清历史事件的时序,用重大历史事件来把握历史阶段的特征,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纵横有序的知识体系。这种整合特别适合于高考复****教学。 时序是历史学科知识的一个重要特点,正确而明晰的时序是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重要前提。历史新课程的大多数专题内容都是按照时间发展的顺序来排列的,例如,“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就呈现了从夏到清中国古代各朝代的大致演变。由于新课程的内容不是以通史的方式来呈现的,在进行专题教学以及复****的过程中,教师都应有意识地补充和强化主要历史事件的时间概念,帮助学生建构正确的时序。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历史高考说明》的指导下突破专题教学时空不清的局限,与学生一起编制中外“大事年表”,让学生在“大事年表”的总框架下,丰富内容,形成知识体系,了解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实践证明,这样做决不是对旧课程的“复古”,而是有利于模块内容整合的一种新的有效做法。 例如,通过“‘明清时期(鸦片战争前)’的历史大事年表”的编制,能让学生对17~19世纪上半期中国历史发展脉络和阶段特征一目了然。明清时期(17~19世纪上半期)正是世界文明形态的转型时期,封建制度走向没落的时期,也是工业文明崛起的时期,这一历史阶段特征用相应的大事年表能清晰地予以表现。 另外,以高考《历史考试说明》为指导,整合模块内知识内容形成通史体系框架,除了编制大事年表外,我们还可以构建时序性的“小专题”知识体系。例如,讲资本主义统治下的世界市场,可按“萌芽时期(16世纪到18世纪中期)”“形成时期(18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迅速发展时期(二战后)”三个阶段整合必修2相关的知识点,整合“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两次工业革命”“世界货币体系和世界贸易体系的形成及经济全球化”等内容。这种整合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梳理知识线索,掌握知识发展脉络,完善思维过程,形成纵向的“单元”式的知识结构体系,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前因后果,完整地认识历史、学****历史、评价历史。 二、以问题为中心进行模块整合,构建整体历史 必须把必修、选修模块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整合,才能准确而全面地了解历史发展的因果关系,把握历史发展的全貌,全面理解历史知识,从而把握历史发展的性质、特点与规律,以帮助学生升华情感、提高能力。为此,我们可以采取以问题为中心的模块整合策略。纵观必修模块内容,我们不妨用以下11个大问题为中心予以整合:。。。。。。。。。、国家统一。。 例如,以“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兴起与发展”问题为中心,将必修1的“辛亥革命”、必修2的“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必修3的“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选修内容中“亚洲觉醒的先驱”进行整合,因为这些内容分别从政治、经济、思想和个人贡献等方面对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经济基础、思想基础和个人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进行不同侧重点的叙述。又如,围绕“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这一问题,我们有必要整合必修2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以认识其建立的经济背景――新航路的开辟、欧洲殖民者的扩张与掠夺、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因为正是这三个历史事件促进了欧美资本主义的发展,增强了资产阶级的经济实力和政治热情;整合必修3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感知其建立的思想文化背景――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和科技革命,以透彻地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建立的思想基础与理论武器。同样可以整合的还有选修4人物评说中“美国国父华盛顿和一代雄狮拿破仑”的相关内容等。这种以问题为中心的模块整合,进一步突出了主题,使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思考有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的依托,提升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上述的整合做法,也符合“考试说明”的“世界近代”部分的要求。 三、以意义建构为目的,有效整合模块内容 必修模块分属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与科技三个范畴。任何社会都是经济、政治和文化的有机结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关于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有多方面论述,其基本原理主要有以下几点:经济是基础,经济决定政治,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相对独立,但归根到底是为经济服务的;政治反作用于经济,指导经济发展的方向;政治对于经济在一定条件下起决定作用;政治作用于经济的最终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又是对它们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经济、政治,先进的、进步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在教学中应体现这些辩证关系,揭示历史发展的矛盾运动和客观规律,实现意义建构的目的。 在历史必修2经济模块的教学中,由于学生已学****完历史必修1政治模块的内容,可以将两个学****模块的相关单元和内容相联系加以整合,这样做,既可以随时复****已学过的内容,又可以使政治和经济的内容加以整合,帮助学生理解社会政治和经济的辩证关系,从而深刻地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例如,教学“古代中国的经济”时,可引导学生将必修1必修2的专题一内容整合,认识古代中国的经济是如何受政治、经济之因素影响,一直在农耕经济道路上前行的原因:历代中央政府在君权的加强、中央机构和地方机构的改革、监察制度的完善、选官制度的改进等方面采取了大量行之有效的措施来不断加强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政治,以稳固小农经济;中国历代王朝都视农业为本业,把工商业贬为末业,“重农抑商”政策成为基本国策,明清时期还一度实行严格限制中外交往的“海禁”政策,以致中国长期停滞在农耕经济的社会里,新经济因素不能得到顺利发展,“重农抑商”政策的出台有其深刻的思想根源,而“重农抑商”政策的长期实施又抑制了社会经济的活力;中国传统的“重道轻器”观念,也限制了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又如,将必修2专题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必修1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必修2专题八“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与必修1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等相关的学****主题及单元内的若干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有利于阐明经济与政治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渗透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总之,通过以上对教材教学内容的整合,加强了学****模块内和各模块知识之间的融会贯通,有效地体现了历史学科内容多层次、多方位的联系与交叉,体现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与横向联系、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之间的联系,揭示历史发展的脉络和规律,于巩固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和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