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吴语江山话修辞运用分析.docx

格式:docx   大小:22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吴语江山话修辞运用分析.docx

上传人:fxxwwxb 2024/5/4 文件大小: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吴语江山话修辞运用分析.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吴语江山话修辞运用分析 】是由【fxxwwxb】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吴语江山话修辞运用分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1——2—吴语江山话修辞运用分析【摘要】江山方言为吴语的重要一支,当下对其修辞部分的研究极为不足。笔者以江山方言为研究对象,立足于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修辞现象,着眼于具体的修辞学知识,综合运用调查法、文献研究法、定量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江山方言的语音修辞、具体辞格、语法修辞三个方面进行展开,归纳江山方言在修辞上的一系列特征,尝试填补此间空白,探讨其独特魅力。【关键词】吴语江山话;修辞;运用特点;作用江山方言属吴语区处衢片龙衢小片,是该地区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普通话的日渐普及,江山方言的使用强度和广度呈现下降趋势,且当下研究多浮于释义语料而对于修辞部分的研究却门可罗雀。实际上,注重方言的修辞功用,可以“精微地传达特别的意趣,表达方言区人们独特的本土体验和各地区各民族人民的普遍经验”[1]311-312,与普通话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動关系。一、江山方言语音修辞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语言的外部形式,也是最为直接地记录人的思维活动的符号系统[2]15。江山话中无论是“有腔谈咯”“啼啼鸟鸟diao44diao243”①或是“赶事”(论事),在潜移默化中早已融入了多种语音修辞,这在以下三方面尤为突出:—3——2—(一)句末多押韵,连绵回环江山方言句末多押韵,通过前后“韵”的呼应与配合,形成强烈的音律美和节奏感。例如江山人的口头禅“做人要硬扎za5,做事不随搭da5”,通过“扎”和“搭”的句末押韵,告诫世人做人要坚强勇敢,做事要一丝不苟。再如“大丈夫口说即为凭ppin313,小男子字墨方为明min313”,通过句末“凭”和“明”的押韵,在易于口耳相传的同时,融入了讲诚信,言出必行的人生哲理。实际上,此类现象在日常的争吵、调侃中亦多存在,例如江山人在争吵时常用的一句话语“去了铜(金钱)tong214,去了脓nong214,还要让人看着怂song313”,通过三个分句句末的押韵,形成了连绵回环的修辞效果,意指那些吃力不讨好、“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人们。押韵的****惯化早已融入了江山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流传至今且受众面较广的江山话句末往往也多押韵,二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二)和谐的叠音,繁而不厌叠音也常被称为叠字、重言和复叠等,在形式上主要包括了叠音单纯词、重叠形合成词以及词的重叠形式等。关于叠音的作用,陈道望先生认为主要有两点:其一是借音节的繁复增进语感的繁复;其二是借声音的和谐张大语调的和谐[3]66。江山话的叠音词中,音节往往读轻声,音强和音长发生明显变化,既有同音相合的效果,也能产生高低抑扬的功效,从而产生一定的修辞效果,在阐明不同语义的同时也能表达不同的感情色彩。例如江山话经典谜语“乌漆漆,漆漆乌,脱掉帽,做功夫we44qie5qie5,qie5qie5we44,tte313dao51mao31,zo44gong44fue44”(谜底为毛笔)。该谜语两次运用了叠音,且将字序进行了调整,在体现毛笔“乌黑”特点的同时也显得生动活泼。再如江山话中表达喜悦之情的日常用语“恰恰好qia5qia5hou214”,利用叠音独特的修辞效果,在加强语感的繁复及和谐的同时,也将个体的感情色彩进一步强化。—3——12—(三)匀称的音节,错落有致在汉语中,“某些相同的语音成分的重复出现,整齐匀称的音节配置是形成节奏的重要手段”[4]66。江山话朗朗上口,日常用语也常如歌谣一般具有较强的音乐性,这些都离不开音节配置的匀称简洁。音节数的配合,主要是指在连贯的语言单位中,位于相同句法成分的单位例如词或短语的音节的数量常保持一致。例如在“好汉不挣六月钱,好牛不耕六月田”[5]386(指的是酷暑难当的农历六月不适合干重体力活,劝人莫逞强)中,上下两句各为7个音节,且皆为“2+1+1+3”的配置;再如“雷公一声响,竹笋一夜长”(指雷雨时节正是竹笋快速生长的时候)中,上下句各为5个音节,都以“2+2+1”的形式组成;又如“清明要明,谷雨要雨”(指的是清明时节如果天晴,将会有连续的好天气,谷雨时节如果有雨,那么夏季的降水量将会很充沛),前后各为4个音节,以“2+1+1”的形式整齐配置。由此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在江山方言中,不管是七音节、五音节还是较为短小的四音节,上下句之间往往是相互配合的,音节的单双也常常是呼应的。—11——4—二、江山方言熟语辞格运用具体修辞格的研究需要依托于确切的文字资料,研究江山方言具体修辞格的最好对象莫过于常用化、定型化了的熟语。江山方言研究代表人物赵普义先生曾将江山方言熟语归纳为谚语、俗语、谜语、歇后语、詈语五大类。笔者通过民间收集和文献查阅等方法,收集了各类熟语共计536句,并统计出其中各类修辞格的使用情况,现列表如下(出现修辞格连用、兼用、套用情况时进行重复计数):表1江山熟语辞格运用情况统计表(536句)修辞格比喻比拟对比夸张对偶排比双关映衬借代反语反复顶真反问拈连使用次数93817063615349333230191195由上表数据可知,统计的江山方言熟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修辞格为比喻、比拟、对比,其次是夸张、对偶、排比等,现对排名前三的修辞格进行着重探讨。—5——6—(一)比喻比喻在江山境内通常称为打比方,黄伯荣、廖序东将其定义为“用本质不同而又有相似点的甲事物来描绘乙事物或用甲道理说明乙道理的辞格”[2]191,且将比喻细分为明喻、暗喻以及借喻三种。江山方言中的比喻辞格亦可以此划分,又独具自身特色。概括而言,在江山方言熟语中,比喻的喻体往往为人们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事物,本体则主要以人为主。其中,明喻、暗喻的使用频率较低,且其中包含的哲理较为浅显易懂。明喻如“当家人好似一把秤,看你抲得正弗正”,以此说明办事要公道。暗喻如“气力泉水,去掉就来”,将气力比喻为泉水,不会用尽,以此告诫人们要勤劳。借喻的使用频率则较高,且其中包含的哲理往往要经过更多思索才能领悟。例如“豹子下水弗如狗”[5]369,以豹子和狗为喻体,虽未出现本体,却以两者借指两种不同类型的人,以此阐明各人各有长短,勿要贵己而轻人的道理。再如“一蔸草有一滴露水”[5]368,该比喻说明了每一个生命总会有借以生存的条件,以此劝诫尚未得志的年轻人要沉得住气,静待自己的时机。(二)比拟根据人们的想象把某物视为人来写或把人当作某物来写,这种辞格即为比拟。在江山方言熟语尤其是谚语中,比拟辞格出现的频率较高,且主要以拟人为主。江山人民根据独特的想象,赋予某物以人的思想或行为,在使具体事物更为形象生动以及说理更加明晰灵活的同时,也于其中融入了本地人民的褒贬之情。贬义如“狗对茅坑罚咒”[5]372,将狗当作人来描写,借指一些人虽然嘴上信誓旦旦,却总是改变不了自身的恶****再如“鹭鸶怄愁獭”[5]421,怄愁即为忧虑之意,水獭的捕鱼能力本身就比鹭鸶要强得多,而鹭鸶却总为水獭担心生计,实属多此一举。褒义如“黄?都有三分气”[5]384,黄?即为江山民间对于蚯蚓的说法,蚯蚓尚且有三分韧劲骨气,以此鼓舞人们要自强不息。再如“十个老鼠扛一头猫”[5]383,道出了团结的重要性,微薄的力量只要做到团结也能凝聚成强大的力量。—11——6—(三)对比对比亦是江山方言中较为常见的辞格形式,即“在一定语境条件下,通过叙事的逻辑力量,使各种元素生长、缠斗,进而集结在一个相对完整的艺术统一体中,形成相辅相成的比照和呼应关系”[6]142。在此基础上,江山方言中的对比辞格又有着值得玩味的揭露性。旧社会,运用了对比辞格的江山熟语,多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封建压迫及贫富不均的愤懑,如“地主公子戴绸缎,种田儿女卖焦炭”通过对比诉出了地主家庭与贫农家庭巨大的生活条件落差;“骆驼载千斤,咥些大粪清”[5]375“蛤蟆生儿蛇享福”,通过骆驼付出的辛劳与收获的结果之间的对比以及蛤蟆的劳苦与蛇的不劳而获之间的对比,阐明了旧时期的剥削本质。—7——12—江山人民还时常运用对比辞格来说明一些只凭日常话语难以理清的微妙道理,体现了对生活的细致感悟。例如“要望隔壁人养大水牛牯,莫望隔壁人做大官府”[5]376,“隔壁人”即为“邻居”之意,互为邻居之时,彼此同为农民可互帮互助,而邻居若做了官则难保不来欺压你,该句话实际上已然包含了古时较为原始的阶级观念。三、江山方言语法修辞“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语法是语言的组合法则。”[2]01作为语言的三要素之一,语法对研究一门方言也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人们接触一门语言,往往是从语音入手,最终深化至剖析其语法特征。(一)感情浓烈的特殊词类江山方言同现代汉语一样,从语法上可分为多种词类,但现代汉语中许多并没有附带情感色彩的词类,在江山方言中则常体现人们的喜恶之情,在特殊的语义环境中依据褒贬倾向而固定使用,这在副词和连词上表现最为突出。例如:“惊人guang24nang31”,该副词常用来表达程度深,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很”“非常”,但后者并不存在感情色彩,而“惊人”虽字面义为“吓人”,作为副词使用时却带有明显褒义色彩。例如称赞他人收成好,则说“你今年种得惊人多”,说某人成就大,则说“渠(他)成绩惊人好”。—11——8—“亦发ye3se5”“益甚ye3se5”,二词均为“更加”之意,表示程度的加深,但前者含褒义,常表示一种好的意味,后者则多用于表示一种不好的感觉,呈贬义,感情色彩对比强烈。例如江山人民称赞某人本事见长,往往会說“本事亦发强啵”,而评价他人的品性愈加顽劣,则通常用“益甚”进行表达,如“益甚乔(坏)了”“益甚调皮捣蛋”。“许吧ha5be5”,该连词意为“那么”,表达出对结果的一种推测,常和另一连词“若嘞xxeeng313lei31”(如果之意)组成固定格式,多附带一种懊恼、赌气或不耐烦的负面情绪。例如:“若嘞你觉我否能,许吧忒你来!”(如果你觉得我不行,那么就你来!)“若嘞渠来,许吧我走!”(如果他来,那我就走!)这些附带着强烈情感色彩的副词、连词在使用时必须考虑到具体的场合,否则就会造成语义的偏差,闹出笑话,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语法材料对于江山方言的修辞影响。(二)形式多样的语句倒装相较于普通话,江山方言中存在着许多语句倒装现象,这些现象不仅体现了江山独有的地域特色,也具有一定的修辞作用。概括而言,语句倒装现象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类:—9——12—第一类是状语后置。在普通话中,起到修饰作用的状语往往置于谓语动词之前,如“快速写”“缓缓开”“用力撞”等。而在江山话中,状语则****惯后置,变相起到了补语的作用,如“咥快末(吃快点)”“飞高末”“做稳末”等。第二类是补语后置。一般情况下,补语通常在谓语之后宾语之前,而江山方言常将补语置于宾语之后。例如写甲不是乙的对手,普通话中通常为“甲比不过乙”,而江山方言中的表达则是“甲比乙弗过(不过)”。第三类则是双宾语句中的双宾互换。现代汉语双宾句中,通常按照主语、谓语、人宾、物宾的顺序进行排列,在前的是人宾而物宾在后。而在江山方言中,物宾常常在前而人宾在后,如普通话中的“我给他一个西瓜”,江山话中****惯说成“我给个嘞(一个)西瓜渠(他)”。在修辞作用上,灵活地使用倒装句式,使语言的表达出现了更多的可能,例如兼用两种语序可以在不产生歧义的前提下使押韵更加便捷,方便对偶、顶真、回环等辞格的运用。同时,语句倒装也使得内容上的层级感更为突出,轻重程度更加可感。(三)独具特色的被动句式—11——10—江山方言的被动句式与现代汉语的被动句式有着明显的区别,这主要体现在介词②的运用上。现代汉语中的被动句多用“被”“叫”“给”等介词,如“小狗被他送回来了”“车叫他开回来了”“作业给他做好了”。而江山方言中的被动句用得最多的介词则是“得”,例如说“他被人搧了一巴掌”,江山方言表达是“渠(他)得人忽了一巴掌”,说“他被车撞到了,还好没怎么样”,江山方言中是“渠得车怼到,可好弗如何”。该特点在江山诗歌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例如流传范围较广的古童谣《月光上,照大娘》中的这一片段:“守牛细儿呐?去守牛啵。牛呐?去耕田啵。田呐?得大水吹去啵。大水呢?得日头晒燥啵。日头呐?日头落山啵。”[5]573以上两个被动句式,写田被大水吹去,大水被太阳晒干。明明是表被动的句式与内容,介词却以具有主动之意的“得”来充当,仿佛句子中的主体并不是被动地受到了某一行为的影响,而是主动地进行了某种行为。其中体现了一定的修辞作用,使人感受到在一些被动局面下自嘲式的幽默以及勇于面对生活中种种处境的豁达心境。四、结论江山方言在修辞方面存在着诸多特点,这在语音、修辞格、语法上都能得到充分体现。在新时代语言联系日渐紧密的大环境下,这些修辞特点不仅对现代汉语起到了一种很好的补充作用,也体现了江山人民的语言使用****惯和骨子里的品性与信仰,管中窥豹一般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江山文化的极好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