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9
文档名称:

《两数乘两位数》单元教材分析.doc

格式:doc   大小:2,833KB   页数:3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两数乘两位数》单元教材分析.doc

上传人:HShess 2024/5/7 文件大小:2.7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两数乘两位数》单元教材分析.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两数乘两位数》单元教材分析 】是由【HShess】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两数乘两位数》单元教材分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两数乘两位数》单元教材分析《两数乘两位数》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在学生已经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编排。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应用于三位数乘两位数,甚至三位数乘三位数的计算中去。因此,在整数乘法中,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具有很强的基础性,把它编成一个单元,有利于加强基础,培养计算能力。全单元编排六道例题,涉及两位数乘10的口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用连乘解答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等内容。具体安排如下表:从表格里能够看到教材编排的几个主要特点:第一,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本单元先教学口算和估算,然后教学笔算和解决实际问题。把口算和估算安(一)教学两位数乘10,鼓励学生探索算法,在交流中相互印证,从中选择比较方便的算法本单元教学的口算主要是两位数乘10以及几十乘几十,如12×10、20×30等,都是教学估算和笔算所需要的基本技能。例如,在24×12的竖式里,第一步先算24×2,第二步算的24×10就是两位数乘10。又如,估算21×29的积,所进行的口算就是几十乘几十。例1教学12×10,创设的问题情境是“每盒有12个菜椒,送给敬老院10盒,一共送了多少个菜椒?”呈现的图画里,已经放下9盒,每盒12个,还有一盒正在搬来。教材要求学生在图画情境里想办法计算12×10。学生第一次接触两位数乘10,还不知道它的算法。他们探索12×10的算法,一般应转化成已经掌握的两位数乘一位数。图画情境启发他们转化:已经放下9盒,还有1盒正在搬来,可以先算9盒有多少个,再加1盒的12个。即12×9=108,108+12=120,这两步计算已经掌握。10盒放成2堆,每堆5盒,可以先算5盒有多少个,再算2个5盒是多少个。即12×5=60,60×2=120,这两步计算也已经掌握。如果把l盒的12个分成10个和2个两部分,那么10盒里就有10个10和10个2。10个10是100,10个2是20,合起来是120个。根据12×1=12,推理出12×10=120。……如果学生具有探索新算法的迫切性,具有把新问题转化成旧知识的思想,在教材给出的图画情境里积极思考,应该能想到各种计算12×10的方法。他们想的各种算法,结果都是120,表明各种算法都正确。比较各种算法,从12×1推出12×10是最方便的方法。从此以后,计算两位数乘10就可以使用这种算法了。教学这道例题,不能从积的变化规律进行推理,因为学生还不知道“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乘几,积也乘几”这个规律;更不能按“一个乘数的末尾添0,积的末尾也添0”机械地得出12乘10的积。教学这道例题,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里的10盒菜椒,从这些菜椒的堆放方式得到算法的启发。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新的课题,其收获远远超出-道题目的算法与得数。探索经历以及积累的情感体验、思想方法,会长期支持他们以后的数学学****通过交流,要让全体学生体会到“从12×1=12推出12×10=120”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应该引导他们进一步理解:12×10相当于12乘1个十,得到12个十,是120。“试一试”里依次计算24×10、20×10、20×30,这三道题有内在联系,并逐步发展。先算的24×10,完全可以应用例l教学的算法,从24×1推出24×10的得数。接着算的20×10,是最简单的几十乘几十,也可以从20×1推理出20×10的结果。最后算的20×30是一般的几十乘几十,可以从20×10—200,得出20×30=600;可以从20×3=60,得出20×30=600;可以从“二三得六”直接得出20×30—600。这些想法里,有演绎推理,也有合情推理,对发展数学思考十分有好处。“想想做做”第1题给出三个题组,分别是16×1和16×10,70×6和70×60,5×40和50×40,帮助学生巩固两位数乘10或几十乘几十的口算思路,掌握新学****的口算。尤其是第二、三组两题,体会从几十乘一位数向几十乘几十的推理,有利于掌握本单元教学的口算,并应用于有关的估算中去。(二)为解决实际问题而估算,体现估算的意义;创设需要估算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经历估算的过程例2的编写,充分体现了新课程关于估算的教学思想。即估算不仅是一种数学计算方式,更是有效解决问题的常用手段;教学估算不应是学生被动接受怎样算,而是主动探索新算法的学****过程。例题创设的问题情境是“王大伯把收获的大蒜装在60个同样大的袋子里,为了估计总产量,他任意抽出5袋,分别称得重28千克、31千克、31千克、29千克、33千克。要解决的问题是,估计王大伯大约收获大蒜多少千克。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确定数量关系:每袋大蒜的千克数×一共的袋数=大蒜的总千克数,这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然后确定每袋大蒜是多少千克,以及一共有多少袋大蒜,为列出算式寻找需要的条件。由于已知的5袋大蒜的千克数不都相同,所以确定每袋的千克数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从这5袋大蒜都差不多重,有的比30千克少一些,有的比30千克多一些,都是30千克左右,想到“按每袋30千克,估算60袋大蒜大约多少千克”。解答例题“按每袋30千克,估算60袋一共有多少千克”列出算式30×60=1800,学生现有能力只能这样做。教学例2,除了像上述的那样,引导学生进入问题情境、确定解题思路,把每袋大蒜看成重30千克,通过30乘60得出结果,还要引导学生体会估算:一要体会解决这个问题为什么选择估算,二要体会解决这个问题是如何估算的,三要体会估算对实际解决问题起什么作用。学生如果能够获得这些体会,他们的认识就远远高于计算的知识技能,达到数学思想和数学活动经验的层面。如果有条件,还可以回顾曾经进行过的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体会所有估算的共同点。其实,人们之所以进行估算,通常是无法得到精确的得数或者是不需要精确的结果,才选择估算。人们进行估算,一般把两位数看成最接近的几十,把三位数看成最接近的几百,利用口算完成估算。“想想做做”里编排两道应用估算解决的实际问题。其中第6题与例2差不多,这里就不说它了。第5题是这样的:一页书有21行,每行29个字。这页书大约有多少个字?”解决这个问题的数量关系是“每行的字数×行数=一页的字数”,如果列算式是29×21,需要笔算,得出的是比较精确的结果。如果估算就要把每行29个字看成每行30个字,把21行看成20行,通过30×20得出一页大约600个字。把两个乘数分别看成与它最接近的几十,是这题的估算与例题的不同处,也是教学应该把握的地方。算式应该根据“每行大约30个字,一页大约20行”写成30×20=600,不要写成29×21≈600,因为学生还不认识“≈”,更不会使用它。(三)意义建构笔算的竖式,首先要解决分几步乘以及每步乘的结果写在哪里的问题,然后要解决如何进位的问题,最后形成完整的计算法则本单元编排例3和例4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例3着重教学竖式的结构,包括乘的步骤以及每一步乘得的结果的书写位置,例4着重教学乘法过程中的进位,并形成计算法则。这样编排分散了难点,有利于课堂教学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突出重点并有效地解决难点。1、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关键在于理解为什么分两步乘,以及每一步乘的结果为什么要写在规定的位置上。计算教学应该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所谓“理解算理”通常指“懂得为什么这样算”的道理,所谓“掌握算法”一般指“知道怎样算,并正确按法则计算”。如果学生只会算而不理解算理,这样的算法是机械的。如果既知道怎样算又明白为什么这样算,算法才是有意义的。例3帮助学生意义建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大致分三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