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小微外贸企业依托产业集群的发展.pdf

格式:pdf   大小:605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微外贸企业依托产业集群的发展.pdf

上传人:青山代下 2024/5/13 文件大小:60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微外贸企业依托产业集群的发展.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小微外贸企业依托产业集群的发展 】是由【青山代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小微外贸企业依托产业集群的发展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1小微外贸企业的界定国际上对小微企业的定义没有统一的标准,欧、美、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也不尽相同。根据我国工信部、统计局、发改委、财政部2011年6月联合颁布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年营业收入300万元至2000万元为小型企业;年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为微型企业。在外贸实践中,一般将年出口额300万美元以下的企业归类为小微外贸企业。2低碳背景下小微外贸企业的困惑近年来,我国小微外贸企业占出口企业总数70%以上,所创造的出口额占全部出口额的65%左右。不过,小微外贸企业因为受资源、水平、环境等不确定因素的制约,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生存处境岌岌可危。(1)低碳技术壁垒挑战。欧美等发达国家碳经济产业布局和技术积淀已经有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历史,而我国绿色产业起步较晚,缺乏核心技术的前期积累。特别是我国的小微外贸企业,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企业,单位GDP的二氧化碳含量居高不下,无法应对发达国家的低碳技术壁垒。如,2010年当欧盟委员会废止了用能产品生态设计的EuP指令,以针对更广泛的ErP指令取而代之。首批ErP指令就使我国出口到欧盟的80%的办公设备、空调、冰箱等产品被拒之门外。这其中绝大多数产品是由缺乏核心碳技术的小微外贸企业生产的。(2)低碳贸易壁垒挑战。发达国家将应对气候变化与国际贸易挂钩,通过推行各种碳壁垒来达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目的。这些碳壁垒主要包括:碳关税壁垒、碳标签壁垒、碳减排证明壁垒及低碳政府补贴及政府采购壁垒等。业内专家认为,光启动碳关税一项,“中国制造”可能面临平均26%的关税,出口量有可能下滑1/4,这对小微外贸企业来说,将是不可预估的挑战。当前,世界已有很多国家和地区推行了碳标签制度,包括“沃尔玛”、“英国乐购公司”在内的1,000多家世界著名企业将“低碳”作为其供应链的必需。我国小微外贸企业生产的产:..,企业内部管理体制不健全。当前我国的小微外贸企业绝大多数为家族式的管理体制,随着企业的发展,逐渐显现出体制不健全、管理水平不高的特点,限制了出口规模的扩大。其次,技术力量薄弱、低碳创新水平低下。因为我国小微外贸企业普遍缺乏创新水平,科研成果转化率也较低,产品科技含量及附加值低。在国际市场上主要以低价取胜,与国际上的发达国家企业相比不具有竞争水平。再次,人才、物资、资金等相对匮乏。众多的我国小微外贸企业规模小,人才吸引水平差,缺乏先进的管理技术和能够把握国际市场动向的管理人才。所以,在低碳经济兴起时,小微企业难以应对国际规则的变动。当然,资金短缺、融资困难客观上也制约了小微外贸企业的发展。,有不同的理解。Porter(1991)认为,简单地说产业集群是在某一特殊领域中,相互联系的公司和研究机构在地理上的集聚形式。不管学者研究的角度怎样,普遍认为产业集群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集群成员中的绝大多数是中小微企业。在企业网络关系中,集群可分为两类:一类集群内基本上都是中小微企业,如江苏兴化戴南镇不锈钢制品,浙江诸暨市大唐镇的袜业等等;一类是环绕核心大企业的中小微企业集群,如湖北十堰的汽车产业集群等。所以说,无论从理论研究结果,还是从社会分工实践来看,中小微型企业都是产业集群的绝对主力,而其中小微企业所占的比重更大。(1)产业集群为小微外贸企业低碳技术创新提供支撑平台。首先,产业集群内的龙头企业通过低碳技术的投入和研究带动小微企业吸收应用,既是现实的,也是经济的。其次,每一个企业仅仅是产业链中的某一环节,当其创新的低碳技术满足了上、下游企业的需要,并相互适合时,必将加快技术的扩散和应用速度;再次,在低碳技术创新的过程中,企业集群内具备专业特长的知识机构和企业走联合协作创新之路,不但降低单个企业技术开发的风险和成本,而且有利于培育企业技术创新优势。(2)产业集群为企业碳足迹提供标准。:..内外相关行业的碳足迹标准,并会与标准化机构合作测算同类过程或材料的平均和通用数据,为企业提供次级数据。小微外贸企业可从中获得产品的碳足迹国际标准及外部通用的次级数据。产业集群为企业碳足迹的测算提供了外部支持。(3)产业集群能够为企业碳足迹测算提供初级数据。碳足迹是指某一产品(服务)从原材料购买到生产、销售和作为废弃物处理整个生命周期中所排放的温室气体量。它不但包括产品的制造阶段,更需要追溯至原料开采,材料采购及最终废弃物处理阶段,均需纳入碳足迹的计算范围,所以,碳足迹测算难度非常大。碳足迹测算,根据《PAS2050:2008》主要是:活动水平数据和排放因子两类数据。活动水平数据是指产品生命周期中涉及到的所有能源和材料;排放因子是将数量转换成温室气体排放量,如每千瓦时能源使用量或者每千克材料输入量的千克温室气体排放量。产品生命周期的碳测算流程长,数据繁杂。某一出口企业不可能获得全部数据,一般来说,企业能够采集行业协会报告中对同类材料或过程提供的次级数据。如果行业协会的次级数据精度不够,服务没有跟上,还要使用供应链中别人直接测量的初级数据。而集群内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紧密聚集与合作,上游企业能够为下游企业提供初级数据显然更加便捷。(4)产业集群能为生产经营提供绿色生态环境。产业集群的聚集特性使打造低碳生产经营环境成为可能。星罗棋布的产业园是产业集群主要的实践体现。在产业园区内一个企业产生的废物或副产品就有可有成为另一个企业的营养物。这种集群共生和要素耦合,保证了循环运作、低碳运营。使集群内低碳产品生产成为可能,进而增强了企业出口竞争力。如,上海化学工业区从资源、能源、环保、管理四大领域入手,将自然界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食物链”关系移植到产业系统中,实现物质封闭循环和能量多级利用。其万元产值的循环经济指标大幅度高于全国同行业水平,其中能耗低于行业的1/2、废水低于行业的1/8、废气低于行业的1/3。4依托产业集群小微外贸企业低碳化发展的对策建议综前所述,小微外贸企业低碳化生长的最佳土壤是企业集群。以集群功能发挥为主要着力点,利用、挖掘内外两股力量,全面提升小微外贸企业低:..,增强集群低碳发展的外部动力政府行为、社会舆论、大众消费三个层面勾勒出低碳发展的立体软环境,对企业及企业集群的低碳化发展施加着强大的外部动力。(1)法律、政策加速企业低碳进程。当前,国际上发达国家对其国内低碳生产和消费行为由一开始的法律约束现已上升为企业、国民的自觉行为。我国也在能源、环保领域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在低碳化国际大背景下,各国政府通过税收、补贴、价格和贷款等政策实施,引导企业在低碳化轨道上前行。如美国对新建节能建筑实施减免税政策。2015年3月23日李克强总理在会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拉加德时表示,要大力发展中小银行,为小微企业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坚决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这种政策前拉、法律后推相结合的政府行为给企业的低碳化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建议国家尽快修改、完善低碳相关的各项法律法规,使之具有更强的针对性、系统性、权威性。各级政府继续出台政策,增大对低碳技术创新、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使用的鼓励力度。(2)营造低碳技术创新与节能减排的舆论氛围。学术界要增强低碳理论的研究,形成科学实用的、有指导意义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低碳理论体系;企业界要通过学****转变思想,消除技术改造导致短期成本上升的观点障碍,增强企业低碳技术创新的前瞻性和使命感;面对社会大众,要培育低碳创新文化环境,增加公众低碳科学的教育,激励公众参与低碳创新;新闻媒介部门,要积极向社会大众普及低碳知识,各行业协会、企业集群多组织低碳创新活动,拓宽参与低碳创新的公共领域。(3)培育公众的低碳消费意识。早在2005年,联合国权威统计数据显示,欧美发达国家85%以上的人在购买产品时都会考虑产品的环保标准。我国很多消费者还不太清楚如何真正做到低碳消费,2011年3月起,我国环境保护部开始向包括家电和办公用品在内的两类产品实施低碳认证标准,向社会推广以顾客为导向的低碳产品采购和消费模式。现实中全国人民在呼唤蓝天归来,寻找绿色食品。以前《温州都市报》调查发现,%的调查对象愿意融入到低碳生活中来。社会大众对于低碳生活的向往与支持,必将倒逼企业产品或服务向“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转变。所以,培育公众的低碳消费意识,也是促使:..,提升小微外贸企业低碳化综合素质(1)扎根产业集群,提升企业低碳生产和管理水平。面对社会进步潮流,产业集群生态化已经成为集群发展方向。小微外贸企业只有持续提升自己的低碳生产和管理水平,才能被集群所接受,才能享受集群生态化带来的红利。所以在生产技术上,小微外贸企业要有长远眼光,淘汰更新设备,提升资源和能源的使用效率;围绕低碳思想,设计选择能源和物料消耗少、废物排量低、对环境污染小的工艺方案和工艺路线。在企业管理中,学****先进国家的管理经验,企业内部设置专门的节能减排职能部门和专职干部;建立健全节能减排管理制度;将降低能耗、低碳排放、回收利用的思想和行动落实到企业所有场所和环节上。(2)借助集群平台,研发节能减排技术。低碳发展的基本路径是发展节能减排技术,但是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如果单靠小微外贸企业自身完成难以实现。因为产业集群内聚集了大量的科研、检测等质量标准、技术咨询机构,金融服务、人才交流也相对活跃,形成了优质的公共服务平台。企业依托这个平台,能够采用课题招标、专业委托等形式与大学、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发节能减排的新技术,以适合国内外市场的环境要求,提升企业的环境竞争力,从根本上破除碳足迹贸易壁垒。(3)激发集群效应,增强企业之间的合作创新。在能源消耗过大的状态下,集群企业要想在低碳技术上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必须先行一步,才能收益良多。集群内企业转变生产方式的有效途径是走合作创新的路子。集群内企业之间相互依存、优势互补,通过整合低碳技术,实现与合作主体间的资源共享和技术更新。这样不但缩短了创新周期,降低了创新成本和风险,还能提升创新的成功率。实践中有如下两种方式:一是主动向产业集群内的龙头企业靠拢,加入由龙头企业主导的低碳技术开发联盟,带动本企业的转型升级,形成“伴生”型合作创新;另一种是具有相互关联又相对独立的中小微外贸企业,共同创建专项技术联盟,分工协作寻求某一节点或方面的技术突破,形成中小微企业之间“优势互补”型合作创新。(4)整合集群资源,优化低碳供应链。碳足迹的盘查是整条供应链的盘查。集群内企业的区位和行业相近优势,方便企业对以前的业务流程实行升级改造。这种改:..操作方式是,首先查找出本企业内不符合低碳运行要求的重点环节和关键业务流程及管理模式。其次对关键业务流程相关的信息流及组织结构实行优化改进,达到以关键带动全部业务流程更新的目的。再次优化供应链,使企业的供应链最大限度的保证资源的循环利用。供应链上的成员企业通过业务分工,能够使节点企业与战略伙伴不但在纵向上相互承接尾料,而且在横向上也能共享碳数据和减排技术。这种创新举措能够协助企业更好的节省投资、控制成本。小微外贸企业依托产业集群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