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8
文档名称:

经典诵读二下.doc

格式:doc   大小:253KB   页数:3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经典诵读二下.doc

上传人:s0012230 2018/1/18 文件大小:25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经典诵读二下.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弟子规》
弟子就是学生,规是规范,《弟子规》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学生的生活规范。《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为清朝康熙年间李毓秀(公元1662——1722年)所作。此书以《论语》(学而篇)“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余力学文”为中心,具体陈述弟子在家、外出、待人、接物与学****上应该恪守的规范。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成《训蒙文》,并改名为《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分、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xìn
【信】
fán chū yán xìn wéi xiān zhà yǔ wàng xī kě yān
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
解释:凡是开口允诺之前,要先考虑自己能不能做得到,如果没有把握做到就不必讲,不可欺骗蒙混,失信是绝对不可以的。
huà shuō duō bù rú shǎo wéi qí shì wù nìng qiǎo
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解释:讲话不可太多,言多必失。要讲得恰当,要实事求是事,不可花言巧语。
jiān qiǎo yǔ huì wū cí shì jǐng qì qiè jiè zhī
奸巧语  秽污词市井气  切戒之
解释:尖酸刻薄的话,下流的脏话,阿谀奉承之类小市民****气都要彻底革除。
小故事
曾子杀猪
曾子,又叫曾参,春秋时期鲁国人,是孔子的弟子。曾子深受孔子的教导,不但学问高,而且为人非常诚实,从不欺骗别人,甚至是对于自己的孩子也是说到做到。
有一天,曾子的妻子要去赶集,孩子哭着叫着要和母亲一块儿去。于是母亲骗他说:“乖孩子,待在家里等娘,娘赶集回来给你杀猪吃。”孩子信以为真,一边欢天喜地地跑回家,一边喊着:“有肉吃了,有肉吃了。”
孩子一整天都待在家里等妈妈回来,村子里的小伙伴来找他玩,他都拒绝了。他靠在墙根下一边晒太阳一边想像着猪肉的味道,心里甭提多高兴了。
傍晚,孩子远远地看见了妈妈回来了,他一边三步作两步的跑上前去迎接,一边喊着:“娘,娘快杀猪,快杀猪油,我都快要馋死了。”
曾子的妻子说:“一头猪顶咱家两三个月的口粮呢,怎么能随随便便于工作杀猪呢?”
孩子哇的一声就哭了。
曾子闻声而来,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以后,二话没说。转身就回到屋子里。过一会儿,他举着菜刀出来了,曾子的妻子吓坏了,因为曾子一向对孩子非常严厉,以为他要教训孩子,连忙把孩子搂在怀里。哪知曾子却径直奔向猪圈。
妻子不解地问:“你举着菜刀跑到猪圈里干啥?”
曾子毫不思索地回答:“杀猪”。
妻子听了扑哧一声笑了:“不过年不过节杀什么猪呢?”
曾子严肃地说:“你不是答应过孩子要杀猪给他吃的,既然答应了就应该做到。”
妻子说:“我只不过是骗骗孩子,和小孩子说话何必当真呢?”
曾子说:“对孩子就更应该说到做到了,不然,这不是明摆着让孩子学着家长撒谎吗?大人都说话不算话,以后有什么资格教育孩子呢?”
妻子听后惭愧地低下了头,夫妻俩真的杀了猪给孩子吃,并且宴请了乡亲们,告诉乡亲们教育孩子要以身作则。
虽然曾了的做法遭到一些人的嘲笑,但是他却教育出了诚实守信的孩子。曾子杀猪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他的人品一直为后代人所尊敬
jiàn wèi zhēn wù qīng yán zhī wèi dì wù qīng chuán
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
解释:所见未真切时,不得轻易说出,所知未确实时,也不能轻易传扬出去。
shì fēi yí wù qīng nuò gǒu qīng nuò jìn tuì cuò
事非宜  勿轻诺   苟轻诺  进退错
解释:不适宜的事不能轻易允诺别人,假如你不经考虑允诺了别人,会使你进退两难。
小故事
一诺千金
春秋后期,吴国的四公子季札为人十分重义气,对功名财富看得很淡,因此在吴国很有贤名。吴王寿梦曾经想立他为太子,但季札怎么也不肯接受,并且尽心尽力地辅助兄长樊诸治理国家,受到了大臣们和百姓们的爱戴。
公元前544年,季札奉命出使鲁、齐、卫、晋等国。途中经过徐国,徐国君主十分好客,他久仰季札的大名,就挽留他住了几天,天天设宴款待,并且让太子和大臣们出席作陪。
季札文武双全,剑术精湛。席上,徐君乘兴请他一显身手。季札推辞不过,走下殿来。只见他的剑刚出鞘,满殿银光四射。徐君看得眼睛也直了,连连称赞:“好剑!好剑!”
舞罢剑后,季札回到座上。徐国的大臣们纷纷交口称赞,上前敬酒。这时,徐君已经深深地喜欢上了这把好剑,眼光不住地瞟向它,但想到自己和季札不过是初次见面,不好意思开口。
季札早已看出了徐君的心思,只是由于自己出使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因此不能把这把标志着使者身份的宝剑送人。他决定等自己的使命完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