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上海市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之物理实验操作考试完整版.pdf

格式:pdf   大小:1,250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上海市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之物理实验操作考试完整版.pdf

上传人:青山代下 2024/5/20 文件大小:1.2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上海市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之物理实验操作考试完整版.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上海市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之物理实验操作考试完整版 】是由【青山代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上海市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之物理实验操作考试完整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12年学业水平考试物理实验操作考试一、操作实验传统实验:DIS实验:实验1:互成角度的共点力的合成实验4:用DIS研究匀速直线运动;实验2:多用表的使用实验5:用DIS测平均速度实验3:研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实验6:用DIS测加速度实验8:用DIS研究通电螺线管内磁感应强度实验7:用DIS研究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二:分组:小组实验实验仪器设备和材料实验仪器设备的初设状态实验一:长螺线管1个,稳压电源1个,1计算机、数据采集器、磁传感器三者已连用DIS研究通滑动变阻器1个,导线3根,计算机接;电螺线管内1台,数据采集器1个,磁传感器整2计算机显示本实验的界面;的磁感应强个探管上至少标有10个等间距刻3长螺线管、稳压电源、滑动变阻器三者已A组度度1个,相应的连接线;连接;1在图板上固定实验用纸;实验二:图板1块,图钉4只,橡皮筋1根附2橡皮筋的一端已用图钉固定在“参考固定互成角度的有2个小绳圈,弹簧测力计2个,带点”上根据橡皮筋的长度可适当调整固定点共点力的合刻度的三角板1副;的位置;成3一个弹簧测力计指针设置于非零位置;1在大气压下,将注射器的活塞定在约12mL的位置;实验一:注射器1个,计算机1台,数据采集2计算机、数据采集器、压强传感器与注射用DIS研究气器1个,压强传感器1个,相应的连器四者已连接;体的压强与接线;3监考教师依次输入12mL、11mL、10mL、9mL体积的关系B组四个体积值,并采集对应的压强值;4计算机显示本实验界面已含四组数据;多用表建议用MF30型1个,1号碱实验二:1电池、电键和定值电阻已按图连接;性干电池2节装在电池盒内组成串多用表的使2断口处的导线均带鳄鱼夹便于和多用表联电池组,定值电阻10欧,电阻值用表笔连接,并夹在一起;用橡皮胶布贴盖1个,导线4根其中2根导线带鳄鱼夹;带滑轮的轨道1个,小车质量已知1辆,钩码1组或用其他类似实验一:器材替代,配重片2个,细绳1根,1计算机、数据采集器、位移传感器三者已用DIS研究加计算机1台,数据采集器1个,位移连接,小车与轨道安装完毕;速度与力、质传感器1个,相应的连接线;2计算机显示本实验界面;量的关系注:若实验需要将位移传感C组器放置在小车上,则小车质量中应包含位移传感器质量;灵敏电流计1个,1号碱性干电池2实验二:1灵敏电流计与线圈B连接成串联电路,其节装在电池盒内组成串联电池组,研究感应电他元件、导线等均不连接;线圈A附铁芯1个,线圈B1个,流的产生条2电键处于闭合状态,滑动变阻器滑片居滑动变阻器1个,电键1个,条形磁件中;铁1根,导线6根;实验一:研究共点力的合成实验目的:研究合力与两个分力的关系实验器材:图板、图钉、白纸、带绳套的橡皮筋、弹簧测力计2个、刻度尺、量角器实验步骤::如图a所示,根据给定的器材,现在图板上固定一张白纸,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纸边,将带有两个绳套的另一端放在纸面上,测力计可以拉住绳套使橡皮筋伸长;:如图b所示,先用一个弹簧秤拉住绳套将橡皮筋拉长至某位置,标记此时橡皮筋末端位置为O点,:如图c所示,再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同时拉住两个绳套将橡皮筋拉长至O点,记下此时两个弹簧秤的读数和拉力方向F、F即两个分离的大小和方向;:取下白纸,用力的图示法分别画出表示分力F、F和合力F矢量的有向线段,12以分力F、F的有向线段为邻边作出平行四边形以及它的对角线F’,如图d所示;12最后比较F’和F;实验结论:通过实验得出,如果用表示两个共点力F和F的线段为邻边做平行四边形,那么合力F12的大小和方向就可以用F和F所夹的对角线表示;12注意事项:,明确量程和最小分度;,弹簧秤、橡皮筋、细绳应在与纸面平行的平面内;,当不要超过量程;,要选用恰当的单位长度,做力的合成图时,应将图精良画大些;;直接测出的力F和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求出的合力F’不可能重合,但在误差范围内可认为重合;实验二::利用多用表测量电阻值实验原理:欧姆表电路中,电流与电阻值一一对应;实验器材:多用表、待测电阻实验步骤:1)选挡:根据待测电阻的估计值,用选择开关选好适当的倍率;2)调零:将红黑表笔相互接触,进行欧姆表调零;通过调节调零旋钮,使指针对准满偏电流处,此即为欧姆表零刻度处;3)测量、读数:用两表笔分别接触待测电阻两端,将从刻度盘上读数,得到的待测电阻的阻值:R=读数×倍率;如指针偏转角度太大或太小,则需要改变倍率后,重X新调零再次测量;4)复位:测量结束后,拔出表笔,并将选择开关旋至“OFF”或交流电压最大处;注意事项:1)测量电阻时,要注意当待测电阻与电路断开;2)测量时量表笔不要与手接触;、电压实验目的:利用多用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和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实验原理:利用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个并联支路两端电压相等;实验器材:多用表、电源、电阻R、导线;实验步骤:1)按右图连接电路,2)测电压①选挡、调零:将多用表的红黑表笔分别插入“+”、“-”插孔,选择开关旋至直流电压5V档测前要调零;②测量、读数:,利用红黑表笔将多用表与待测电阻并联,读出此时的电压值;3)测电流:①选挡、调零:断开开关,并将电阻R与开关间导线拆开;将多用表选择开关调至直流电压500mA档换挡要调零;②测量、读数:利用红黑表笔将多用表串联在电路,闭合开关,读出电路中的电流值;4)复位:注意事项:1)开始实验前,滑动变阻器阻值应调至最大,实验中再慢慢减小,但要注意不要让小灯泡两端的电压超过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以免照成器材损坏;2)在测量电流或电压时,要让电流从多用表的红表笔流入,黑表笔流出;3)测量电流时若读数太小,则应适当改变量程,使指针发生叫明显偏转,以减小读数误差;实验三:研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实验目的: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实验器材:条形磁铁、灵敏电流计、线圈A和线圈B、滑动变阻器、电源、开关、导线等;实验步骤:1)将灵敏电流计和线圈B按右图1连接成闭合回路;用条形磁铁在线圈插入或拔出,观察灵敏电流计指针是否偏转及其规律;2)按右图2连接电路,用线圈A代替条形磁铁,闭合开关后A在线圈B中插入或拔出,观察灵敏电流计的指针是否偏转及其规律;3)在图2电路中,线圈A放在线圈B中不动,闭合或断开电建,观察灵敏电流计的指针是否偏转及其规律;4)在图2中,线圈A仍放入线圈B中不动,改变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大小,再观察灵敏电流计指针是否偏转及其规律;5)得出实验结论:实验结论:当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回路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实验四:用DIS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实验目的:⑴研究物体在质量一定的情况下,加速度与所受力之间的联系⑵研究物体在所受力一定的情况下,加速度与质量之间的关系实验器材:DIS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等、带滑轮的力学轨道、细绳、小车、钩码、小车配重片、天平、支架等;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实验1:研究小车在质量一定的情况下,加速度与受力的关系⑴DIS连接:将位移传感器的发射器固定在小车上,接收器固定在力学轨道的高端;调整接收器、发射器的位置,使其基本正对;将接收器与数据采集器相连,数据采集器与计算机相连,构成DIS实验系统;⑵进行摩擦力平衡调整;步骤如下:a、双击图标,打开DAS程序,等待传感器自动连接,待变成,传感器就连接成功了;单击“新课改实验”,双击实验条目“用DIS求加速度”,进入实验界面;b、将小车放到斜面上,打开位移传感器发射器电源开关,点击“”,轻推小车开始运动,测量小车的加速度;当加速度接近零时,可以认为小车重力沿斜面的分力已与小车和轨道之间的摩擦力平衡,见图;c、如果加速度与0相差较大,则调节轨道的倾角,再次测量,直至达到要求;d、点击退出,退出“用DIS求加速度”;⑶返回软件主界面,点击实验条目“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⑷将细绳的一段栓在小车上,另一段通过滑轮拴在钩码上;⑸在窗口下方的表格内输入小车的质量及拉力数值等于钩码的重力;⑹将小车放到轨道上,点击“开始记录”,释放小车,数据采集完,点击“停止记录”⑺点击“选择区域”,选择需要研究的一段v-t图线;此时软件窗口下方的表格中将自动显示该段v-t图线对应的加速度;⑻保持小车质量不变,改变拉力,重做实验,可得到另几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F/Na/m·s-2⑼处理实验数据,画出a-F图线,归纳得出结论;实验结论;:用DIS研究气体的压强和体积的关系实验目的:研究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时,压强与体积的关系实验原理:玻意耳定律实验器材:数据采集器、计算机、压强传感器,注射器实验装置;实验步骤:⑴双击图标,打开DAS程序,等待传感器自动连接,待变成,传感器就连接成功了;单击“新课改实验”,双击实验条目“用DIS研究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进入实验界面;⑵将压强传感器接入数据采集器;把注射器活塞置于初始位置一般选30-40ml处,这样气体体积变化可以较大,并将注射器与压强传感器前端软管紧密连接,确保其气密性;3点击“”,观察压强传感器实时测得的大气压强值4在软件窗口下方的表格中输入活塞初始位置对应的气体体积值;点击“记录数据”,记录下此刻的压强值;5改变注射器活塞的位置使气体体积发生变化,将变化后的体积值输入到表格中,当气压值稳定时,点击“记录数据”,记录下此刻的压强值;6重复步骤5,得到多组数据;点击“”按钮;7点击“P-V绘图”,根据已有数据在P-V坐标系中描点;点击“图形拟合”,得到p、V有反比关系图1;8点击“P-1/V绘图”,绘出“压强-体积倒数”关系图线;点击“图形拟合”,得到p、1/V有正比关系图2注意事项:①实验时要求气体的质量保持不变,要注意注射器与压强传感器连接时的密闭性,实验过程中不能拔出针筒;实验前,先把针筒拉到一定体积再接上压强传感器;②为保持气体的温度不变,不能用手握住注射器,同时拉动活塞时应缓慢;实验六:用DIS研究通电螺线管的磁感应强度实验目的:测定通电螺线管内部的磁感应强度实验器材:长螺线管、直尺、导线、滑动变阻器、电源、DIS磁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等;实验装置:实验步骤:1)将磁传感器接入数据采集器;将磁传感器探管前沿置于距离螺线管中心为4cm处,点按传感器置零按钮,进行较零;把线圈接入3V直流电源不要接通;2)双击图标,打开DAS程序,等待传感器自动连接,待变成,传感器就连接成功了;单击“新课改实验”,双击实验条目“用DIS研究通电螺线管的磁感应强度”,进入实验界面;3)接通3V直流电源或电池组;4)点击“”,输入距离d为“4”,点击“记录数据”,在表格中会记录下一组实验数据;5)将磁传感器向螺线管方向靠近,,相应输入距离d的数值,点击“记录数据”,记录对应的磁感强度值;直到磁传感器探管伸出到螺线管另一端,得到多组数据;6)点击“”按钮,结束实验;7)点击“绘图”,绘出基于实验数据的螺线管轴线上的磁感应强度分布图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