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上海初中物理14个重要实验+重难点标注(解析版).pdf

格式:pdf   大小:1,829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上海初中物理14个重要实验+重难点标注(解析版).pdf

上传人:青山代下 2024/5/21 文件大小:1.7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上海初中物理14个重要实验+重难点标注(解析版).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上海初中物理14个重要实验+重难点标注(解析版) 】是由【青山代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上海初中物理14个重要实验+重难点标注(解析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上海物理的14个重要实验目录上海物理的14个重要实验...................................................................................................................................1类型一探究类...............................................................................................................................................2实验一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2实验二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3实验三探究二力平衡条件................................................................................................................4实验四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5实验五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6实验六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跟哪些因素有关(操作不考)............................................................7实验七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8类型二测量类...............................................................................................................................................9实验一用弹簧测力计测力................................................................................................................9实验二测定物质的密度..................................................................................................................10实验三用电流表测电流用电压表测电压..................................................................................11实验四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13实验五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伏安法测电阻)..................................................................14实验六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15类型三验证类.............................................................................................................................................16实验一验证阿基米德原理(操作不考)......................................................................................161:..类型一探究类实验一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目的】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器材】玻璃板、白纸、两支等大的蜡烛、火柴以及刻度尺。【实验步骤】1、像下图那样,将一张白纸用图钉或透明胶条固定在水平桌面上,用两个夹子夹住一薄玻璃板,竖直在白纸上。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面,、另拿一支相同的蜡烛(未点燃)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使它与前面蜡烛的像重合。直到从各个位置看上去它们都重合在一起,这时后一支蜡烛的位置就是前一支蜡烛的像的位置。观察比较蜡烛和它所成像的大小;3、改变玻璃前蜡烛的位置,把实验再做两次,每次都记下两支蜡烛的位置。量出每次实验中两支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并比较它们的大小。4、在白纸上画出玻璃板的位置,移开玻璃板,用刻度尺画实直线把每次实验中两支蜡烛位置的位置连接起来,量出两支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记录下来并比较它们的大小(相等),再用量角器测量看它们是否与镜面垂直。(是)5、把测量结果填写下表中.【注意事项】1、实验中利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试验中平面镜要和桌面垂直,两支蜡烛的放置也要竖直,便于找到像的位置。否则怎么移动B都不能和A的像完全重合;3、试验中如果用的玻璃板太厚就会看到两个像(重影),这是由于玻璃板的两个面上都发生反射形成的;4、实验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和物体的大小关系;5、用一张白纸(光屏)放到玻璃板后面,白纸(光屏)上看不到(看见或看不见)蜡烛的像,证明成的像是虚像;将手指放在像的烛焰处不会灼伤,判定为虚像。6、刻度尺的作用:测量物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7、像与物连线与平面镜夹角是90°,说明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8、像的位置确定:从玻璃板前各个方向看去,玻璃板后的蜡烛都好像被点燃似的。9、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得出普遍规律。2:..实验二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目的】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器材】光具座、凸透镜、光屏、蜡烛和火柴等。【实验步骤】1、记录凸透镜的焦距。2、在光具座上从左往右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并且使它们在同一直线上,点燃蜡烛,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使烛焰通过凸透镜折射后所成的像完整地呈现在光屏的中央。3、当烛焰与凸透镜的距离确定后,应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呈现最明亮清晰的像。4、把蜡烛移到两倍焦距之外,移动光屏位置,直到找到一个清晰的象,并记录象距和象的特点(像的大小、正倒和虚实)。此时像的情况是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f<v<2f)。5、把蜡烛移到两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间,移动光屏位置,直到找到一个清晰的象,并记录象距和象的特点。此时像的情况是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v>2f)。6、把蜡烛移到一倍焦距之内,移动光屏位置,试试能否找到一个清晰的象,如果不能,则从光屏这一侧,对着凸透镜看,能否找到一个象,并记录象距和象的特点。眼睛在光屏侧可以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7、观察虚像时,眼睛和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两侧,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同侧。8、设计表格9、整理实验仪器10、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交流探讨3:..实验三探究二力平衡条件【实验目的】探究当物体只受两个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时,这两个力必须满足的条件。【实验器材】两个弹簧测力计、一张硬纸板、细绳、剪刀等。【实验步骤】一、探究当物体处于静止时,两个力之间的关系;(1)如图38(a)所示,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情况下,它们还必须在同一直线上,这二力才能平衡。(2)如图(b)所示,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在同一直线、方向相反的情况下,它们还必须大小相等,这二力才能平衡。(3)如图(c)所示,两个力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直线上的情况下,它们还必须在作用在同一物体上,这二力才能平衡。二、探究当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两个力之间的关系(实验一般不能操作)。【实验结论】二力平衡的条件:①大小相等(等大);②方向相反(反向);③在同一直线上(共线);④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同体)。4:..实验四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目的】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器材】带刻度的均匀杠杆、铁架台、弹簧测力计、钩码和细线等。【实验步骤】(1)把杠杆的中点支在铁架台上,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直接在杠杆上读出力臂的值。(研究时必须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才能记录实验数据)(2)将钩码分别挂在杠杆的两侧,改变钩码的位置或个数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3)所需记录的数据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4)把钩码挂在杠杆上,在支点的同侧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重复实验记录数据,需多次改变杠杆所受作用力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多次实验的目的,得出普遍物理规律)【实验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当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注意:当杠杆平衡时,若动力和阻力在支点的异侧,则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若动力和阻力在支点的同侧,则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反。5:..实验五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目的】探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形成密度的概念。【实验器材】量筒、天平、水、体积不等的若干铝块和铁块。【实验步骤】(1)用电子天平测出不同铝块和铁块的质量,用量筒测出不同铝块和铁块的体积。(2)要记录的物理量有质量和体积。(3)设计表格:物理量质量跟体积质体积物体的量(g)(cm3)比值(g/cm3)铁块1铁块2铁块3铝块1铝块2铝块3【实验结论】①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②不同物质,体积相等,质量不等。③同种物质,质量和体积的比值相同。④不同种物质,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不同。电子天平使用方法1、操作界面认识:“ON/OFF”开关键,”除皮键,”调校键,”清除键;2、预热天平:按机后电源开关键,显示全8,预热30分钟以上;3、天平应该处于水平状态;4、天平显示器稳定的显示零位,否则应按“TARE”除皮键清零;5、打开天平旁门,放入器皿关好门,待稳定后,记下读数或按去皮键零键清零;6、打开天平旁门,往器皿上加放称量物品,待稳定后记下读数;7、取下器皿和样品,并按去皮键清零,以备再用。如暂时不用,可按开关键关闭电子天平,如长时间不用,应该拔掉电源。6:..实验六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跟哪些因素有关(操作不考)【实验目的】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器材】U形管压强计、大量筒、水、盐水等。【实验步骤】(1)保持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不变,改变金属盒的方向,观察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相同(图44A、B、C)。这现象说明:同种液体,深度相同,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2)将金属盒放入水中,增大在水中的深度,观察U形管液面高度差变大,这说明同种液体,深度越深,液体内部压强越大(图44D、E)。(3)保持金属盒的深度不变,把水换成盐水,观察U形管液面高度差变化,可以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密度(液体种类)的关系(图44E、F)。(4)换用不同形状的容器,保持金属盒的深度不变,盐水密度不变,观察U形管液面高度差变化,可以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大小与容器形状无关。注意:①在调节金属盒的朝向和深度时,眼睛要注意观察U形管压强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的变化情况。②在研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时,要保持金属盒在不同液体中的深度相同。【实验结论】①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在同一液体中,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②同一液体,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③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液体内部压强越大。④同一液体,深度相同,容器形状不同,液体内部压强相同。液体内部压强与容器形状无关。7:..实验七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目的】探究导体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器材】若干节干电池、开关、电压表、电流表、两个不同导体、若干导线等。【实验步骤】(1)如图所示连接电路,将导体甲连入M、N两点,开关处于断开状态。(2)闭合开关,记下相应的电流表示数和电压表示数。(3)改变电池的节数,再记下两组不同电压下对应的电流值。(4)用乙导体换甲导体,重复上述实验。(5)本实验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得出普遍的物理规律。【实验结论】①同一导体,通过的电流与两端的电压成正比。。②同一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电流的比值是一定值。③不同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电流的比值不同。※滑动变阻器在实验“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中的作用:控制导体R两端电压不变。8:..类型二测量类实验一用弹簧测力计测力【实验目的】用弹簧测力计测力。【实验器材】细线、弹簧测力计、钩码、木块等。【实验步骤】(1)使用前,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处,若不在,完成弹簧测力计的调零(必须沿力的方向调零)。(2)使用前,观察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量程)和最小分度值。所测的力不要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3)使用前,轻拉挂钩几次,防止弹簧指针卡在外壳上;勿使弹簧和指针跟外壳摩擦,以免误差过大。测量时拉力方向应沿弹簧伸长的方向。(4)测力时,要使测力计内的弹簧轴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一致,弹簧不要靠在刻度盘上。(5)读数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相平。9:..测定物质的密度一、测定固体的密度:测固体密度。【实验器材】平、量筒、水、烧杯、细线、金属块等。【实验原理】=m/V【实验步骤】①设计表格,记录数据。实验序号质量(g)体积(cm3)密度(克/厘米3)密度平均值(克/厘米3)123②用电子天平测出金属块的质量。③在量筒内放入能浸没金属块的水,记下体积为。1④用细线系好金属块,放入量筒内,用量筒测出金属块与水的体积V。2⑤把金属块擦干净,重复步骤2、3,再做两次实验,把数据填入表中。⑥计算金属块的密度:ρ=m/V=m/V2—V1⑦计算金属块密度的平均值。二、测定液体的密度【实验目的】测液体密度。【实验器材】天平、量筒、液体、烧杯等。【实验原理】ρ=m/V【实验步骤】①用电子天平测出烧杯和杯内液体的质量m;1②把烧杯内的一部分液体倒入量筒内,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质量m;2③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④重复步骤2、3,再做两次实验,把数据填入表中。⑤计算液体的密度:ρ=m/V=(m1-m2)/V⑥计算液体密度的平均值。:..用电流表测电流用电压表测电压一、用电流表测电流用电流表测电流。【实验器材】电源、开关、小灯泡2个、电流表、若干导线等。【实验步骤】测量串联电路中a、b、c三处的电流(图5)。(1)将电源、开关、小灯泡、电流表串联起来,连接过程中开关处于开状态。(2)注意电流表要串联接入电路中,电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在未知电流大小时,电流表选择0~3A量程。要进行试触。(3)闭合开关,观察电流表的示数,确认是否需要改变电流表的量程,然后记下电流表的示数。(4)分别测量串联电路中a、b、c三处电流的大小并记入表中。测量处abc电流(A)结论:【实验结论】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相等。、B、C三处的电流(图6)。(1)测量A处电流大小并记入表中。(2)测量B处电流大小并记入表中。(3)测量C处电流大小并记入表中。【实验结论】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用电压表测电压。【实验器材】电源、开关、小灯泡2个、电压表、若干导线等。【实验步骤】测量串联电路中ab、bc和ac处的电压(图7)。(1)将电源、开关、小灯泡连接在电路中,连接过程中开关处于开状态。(2)将电压表与小灯泡并联连接,在连接过程中,电压表的正接线柱靠近电源的正极,负接线柱靠近电源的负极,在未知电压大小时,电压表选择0~15V量程。要进行试触。(3)闭合开关,观察电压表的示数,确认是否需要改变电压表的量程,然后记下电压表的示数。(4)分别测量串联电路中ab、bc、ac两点之间的电压大小(图7)并记入表中。测量处abbcac电压(V)结论【实验结论】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BD和EF处的电压(图8)。(1)将电源、开关、小灯泡连接在电路中,连接过程中开关处于断开状态。(2)将电压表与小灯泡并联连接,在连接过程中,电压表的正接线柱靠近电源的正极,负接线柱靠近电源的负极,在未知电压大小时,电压表选择0~15V量程。要进行试触。(3)闭合开关,观察电压表的示数,确认是否需要改变电压表的量程,然后记下电压表的示数。(4)分别测量串联电路中AC、BD和EF两点之间的电压大小(图8)并记入表中。测量处ACBDEF电压(V)结论【实验结论】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练****使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强度。【实验器材】滑动变阻器、小灯泡、电流表、开关、电池组、导线若干。【实验原理】通过改变连入电路中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滑动变阻器铭牌上所标电阻值与电流值的意义:如“20Ω、2A”,“20Ω”表示。“2A”表示。【答案】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值为2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2A。2、滑动变阻器的正确连接方法:①要串联在电路中;②滑动变阻器接线柱选择原则:“一上一下”。3、使用注意事项①电路中电流不能超过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否则会烧坏变阻器。②在闭合开关前,应将滑片置于阻值最大处(保护电路)。4、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①保护电路,防止电路中电流过大损坏电路元件;②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进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伏安法测电阻)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实验器材】电源、开关、电压表、电流表、待测电阻、滑动变阻器、若干导线等。【实验原理】【实验步骤】物理量电压电流电阻电阻平均实验序号(伏)(安)(欧)值(欧)123(1)如图26所示连接电路,开关处于开状态,移动变阻器的滑片使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处于最大值。(2)闭合开关,移动滑片到三个不同位置,记下相应的电流表示数和电压表示数。(3)根据公式计算三次的电阻阻值,最后通过求平均值得到待测电阻的阻值。注意:①改变待测电阻的电压也可用改变串联电池节数获得。②改变待测电阻的电压也可用串联三个阻值不同的已知电阻获得。③表格设计。:..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器材】电源、小灯泡、开关、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若干导线等。【实验原理】物理量电压电流电功率发光实验次数(伏)(安)(瓦)情况123【实验步骤】(1)记下小灯泡的定电压,额定电流。(2)如图29所示连接电路,开关处于断开状态,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处于最大值,电源电压要大于小灯泡的额定电压。(3)移动滑片,使得电压表的示数等于小灯的额定电压,观察小灯的发光情况,记下此时的电流表示数,根据公式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4)改变滑片的位置,使得电压表的示数分别略大于或略小于小灯的额定电压,记下相应的电压与电流值,计算出相应的电功率,并观察记录小灯的发光情况。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是:分担一部分电压,从而改变小灯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小灯的电流。:..类型三验证类实验一验证阿基米德原理(操作不考)【实验目的】定量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之间的关系。【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金属块、量筒、水、细线。【实验步骤】(1)把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如图29)。1(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面示数V。1(3)把金属块浸没在水中,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和此时水面的示数V。22(4)根据测力计的两次示数差计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F=F-F。浮12(5)计算出物体排开水的体积V-V,再通过ρg(V-V)计算出物体排开水的重力。21水21(6)比较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大小之间的关系。即比较F-F与12ρg(V-V)是否相等。水21【验证的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的大小。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