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封神演义
封神榜
一、关于道教
道教起于盘古开天辟地,元始立教说法。
道教始祖轩辕黄帝祭祀天帝,问道崆峒,受教玄素,学医岐伯而始有人问道教。于首山采铜,荆山铸鼎,王屋炼丹,桥山飞升,至2014年已有4700余年道教历史。
至殷商时代,自然崇敬已发展到信仰天帝,形成以天帝为中心的天神系统,遇事由巫祝卜筮天帝。
夏商周三代祭祖活动定期举行。礼乐文明被道教保存下来,道教实际上是礼乐文明的继承者。
周代鬼神崇信进一步发展,所敬的鬼神已形成天神、人鬼、地祇三个系统。
上古时期,玉清元始天尊说法度人,老子函关授经阐述理论,西行传教,故奉元始天尊为鼻祖、轩辕黄帝为始祖、太上老君为教祖。
秦汉时期神仙方术,徐福、东方朔等人。
汉顺帝时,张陵(张道陵)于蜀地鹤鸣山创正一盟威之道,俗称五斗米道,后称天师道,奉老子为教主,以《道德经》为主要经典,自认是真一无二的正道,中国道教正式创立。道场在江西龙虎山。崇尚自然无为,可以不住观不出家,戒律也不繁琐,以符箓为主,驱邪治病,其子孙继承天师称号。元朝大德八年(1304)统称为正一道,
灵帝时期,黄老道教徒张角在中原地区创立太平道,以《太平经》为主要经典,用符水咒说为人治病,在184年起义失败后,销声匿迹。
魏晋时期,道教分为上层士族丹鼎道教和下层民间符水道教。形成上层丹鼎派和下等符箓派,后形成全真道和正一道两大教派。
南北朝时,陶弘景充实道教神仙学说,构建了道教神仙谱系。
王重阳于北宋末年建立的钟吕丹鼎道派基础上创立全真道,亦称为全真教、全真派。全真道要求道士出家住观修行,不娶妻,不茹荤饮酒;修炼要旨是清静无为,去情去欲,修心炼性,养气炼丹以传道济世度人为外修真行,功行两全,证圣成真,谓之“全真”。后经邱处机推动而壮大。
三、《封神演义》
一般俗称《封神榜》,又名《商周列国全传》、《武王伐纣外史》、《封神传》,是一部中国古代神魔小说。为明代许仲琳所作,约成书于隆庆、万历年间。全书共一百回。
《封神演义》以姜子牙辅佐周室讨伐商纣的历史为背景,用武王伐纣为时空线索,从女娲降香开书,到姜子牙封三百六十五位正神,周武王封诸侯结尾结束。阐述了商王朝灭亡的原因及经过;描写了道教中阐教、截教诸仙斗智斗勇、破阵斩将封神的故事。
仙山洞府
三界
阐教
仙道
昆仑山
截教
海外仙士、方外术士
碧游宫
教主:元始天尊
昆仑十二仙:
广成子,赤精子,
黄龙真人,太乙真人,
乾元山,玉鼎真人,
灵宝大法师,道行天尊,惧留孙,文殊广法天尊,慈航道人,普贤真人
教主:通天教主
三霄:
云霄、琼霄、碧霄
十仙:
秦完、赵江、董全、
袁角、金光圣母、
孙良、白礼、姚宾、
王变、张绍
玉皇大帝
天庭
商纣王
人间
女娲
妖界
“血肉贱躯尽化灰,
丹心耿耿烛叁台;
生平正直无偏党,
死後英魂亦壮哉!
烈焰俱随亡国尽,
芳名多傍史官裁;
可怜太白悬旗日,
怎似先生叹隽才?”
纣王无道乐温柔,日夜宣淫兴未休。
养成暴虐三纲绝,酿就酗戕万姓愁。
姜后忠贤报主难,孰知平地起波澜。
可怜数载鸳鸯梦,取次凋残不忍看。
剜目飞灾祸不禁,只因规谏语相侵。
早知国破终无数,空向西宫血染襟。
铜斗烧红烈焰生,宫人此际下无情。
可怜一片忠贞意,化作空流日夜鸣。
擅宠诛妻夫道绝,
听谗杀子国储灰。
英雄弃主多亡去,
方家兄弟反朝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