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 编制依据及说明 1
1
编制原则 1
2
2 工程概况 2
2
2
区间风险因素介绍及分级 6
、重点、难点 7
3 施工准备 8
8
10
10
10
4 盾构隧道组段划分 14
5 盾构区间工程风险因素分析及保护措施 17
区间穿越管线分析及其保护措施 17
区间穿越地铁15号线分析及保护措施 18
工程风险因素的应急预案 20
6 盾构施工及安全措施 22
盾构始发、接收端头土体加固及安全措施 22
25
26
28
盾构的正常掘进施工安全保障措施 32
盾构的到达施工及安全保障措施 37
盾构拆解及安全措施 41
7 监控量测 42
42
43
44
、净空收敛 45
45
46
46
8 安全保障措施 47
47
47
9 消防保证措施 54
工地消防的一般性规定 54
工地消防的具体规定 54
10 应急预案 56
应急组织机构 56
突发事件上报制度 57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59
区间施工抢险物资设备储备 61
1 编制依据及说明
5) 施工现场情况及周边环境状况;
6) 我单位现有的技术水平、施工管理水平和机械设备配套能力。
7)《绿色施工管理规程》DB11/513-2008;
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9)《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003版)》GB50299-99;
10)《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11)《北京市工程测量技术规程》DB11/T339-2006;
12)《地铁工程监控量测技术规程》DB11/490-2007;
13)《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2011;
14)《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04;
15)《市政基础设施结构长城杯工程质量评审标准》DB11/T514-2008;
16)《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验收与验收统一标准》DBJ01-90-2004;
17)《轨道交通区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QGD-007-2005;
18)《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资料管理规程》DB11/383-2006;
19)施工设计文件中指定的其他标准、规范、规程及现行国家及北京市的相关法规、技术规范;国家、部委和北京市有关安全、质量、工程验收等方面的标准及规范。
编制原则
1)遵守、执行招标文件各条款的具体要求,确保实现业主要求的工期、质量、安全、环境保护、文明施工和职工健康等各方面的工程目标。
2)严格执行相关的国家及北京市规范、规程和标准。
3)在充分理解招标文件的基础上,结合工程情况,应用新技术成果,使施工组织设计具有技术先进、方案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特点。
4)施组编制尽可能做到总体施工部署和分项工程施工组织相结合,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相结合,特殊技术和普通技术相结合,总体上使施组具有重点突出,内容全面,措施得力,安全稳妥,经济合理的特点,能全面指导工程的施工。
5)充分考虑施工周边环境保护,周密安排交通疏解和管线保护,使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6)严格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原则。
本方案编制范围为阜通西站-望京站区间盾构施工安全专项方案,内容包括:区间工程风险因素分析与保护措施、洞门破除、盾构吊装、盾构始发、掘进、出洞措施及其相关安全保障措施(不包含阜通西站-望京站区间联络通道施工)。
2 工程概况
1)工程地质条件
按地层沉积年代、成因类型,本区间土层分布自上而下依次为人工堆积层(
Qml)、第四纪全新世冲洪积层(Q41al+pl)、第四纪晚更新世冲洪积层(Q3al+pl)三大类。本场区按地层岩性及其物理力学性质进一步分为7个大层,根据全线地层分布情况,本场区缺失地层代号为②和⑤的地层,地层层序自上而下依次详见表2-2。地质状况详见附图2-1阜通西站~望京站区间地质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