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流沙及其防治.ppt

格式:ppt   大小:198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流沙及其防治.ppt

上传人:neryka98 2018/1/20 文件大小:19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流沙及其防治.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地下水控制方法:
降、排、堵
重力排水(集水井、明渠)
强制降水(井点降水)
集水坑降水(或称排水)
排水方法如图所示,采用集水沟、集水坑集水,然后由水泵排出。×、坡度为3‰;~、间距20~40m。
集水坑降水图
1-排水沟;2-集水井;3-水泵
所用水泵有:
离心泵、潜水泵、软轴泵等。
排水适用条件为粗粒土层或粘性土层。
布置:
注意事项:防止流砂、塌方、管涌等事故
流砂的发生
流砂现象
概念:当基坑(槽)挖土到地下水位以下,而土质又是细砂和粉砂,若采用明排水的方法疏干开挖,则坑(槽)底下面的土会形成流动状态,并随地下水涌入基坑,这种现象叫流砂。
危害:流砂可造成边坡塌方、附近建筑物(构筑物)下沉、倾斜、倒塌等。
流砂产生的原因
是单位体积颗粒所受的向上动水压力GD大于颗粒浸水容重,即:GD≥γw ,土颗粒处于悬浮状态,土的抗剪强度为零,土颗粒随水流一起流入基坑形成流砂。可见,产生流砂的条件是细砂或粉砂且颗粒较均匀;外因是动水压力GD。
(动水压力)
防治流砂的原则
可概括为“治砂先治水”
途径包括:减少和平衡动水压力的大小和改变动水压力的方向。
施工中采取的具体措施包括:
(1)枯水期施工;
(2)打板桩增加地下水的渗流长度,减小动水压力;
(3)水下挖土,平衡动水压力;
(4)地下连续墙截住地下水;
(5)快速抢挖抛大石;
(6)井点降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