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办法》培训
主要内容
一、深交所多层次资本市场基本框架
二、创业板-创新之板、成长之板
三、创业板的制度创新特色
四、创业板与主板IPO条件比较及审核重点分析
五、2008年被否企业案例
一、多层次资本市场
基本框架
3
1999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明确“适当时候在沪深交易所专门设立高新技术企业板块”
2000年8月,经国务院同意,中国证监会决定由深交所承担创业板筹备任务
2003年10月14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首次提出要“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2006年3月,“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要“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完善市场功能,拓宽资金入市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2007年10月15日,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要“改善融资条件,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2008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建立创业板市场”
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提出
2001年7月,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正式启动
2009年3月,创业板IPO暂行办法公布
2004年5月17日,中小企业板设立
2006年1月,中关村科技园区企业进入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报价转让试点启动
深交所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全球精选
(1200)
全球市场
(1500)
NASDAQ资本市场(600)
场外转让市场OTCBB (3000)
主板市场
培育蓝筹股市场
中小板市场
企业“隐形冠军”的摇篮
创业板市场
创新之板
股份代办转让系统(柜台市场)
上市资源的“孵化器”与“蓄水池”
深交所多层次资本市场架构
纳斯达克分层次市场体系架构
*1:纳斯达克各层次市场为大致公司数目
二、创业板-创新之板、成长之板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已于2009年3月31日公布,将于2009年5月1日正式实施。
创业板定位于“促进自主创新企业及其他成长型创业企业的发展”。
创业板市场建设基本情况
立足于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培育新兴产业,有助于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
立足于支持新经济、现代服务、现代能源、文化产业与商业模式创新企业,有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立足于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支持区域特色和优势企业,有助于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立足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助于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立足于支持创业机制的完善,有助于全社会创造能量充分释放,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创业活动蓬勃发展。
自主创新国家核心战略:创业板市场的基本立足点
服务于成长型创业企业,区别于种子期、初创期企业
重点支持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区别于传统制造业
具有国际竞争力、特色鲜明、风险可控的新市场
突出创新特色:
服务对象-创新型企业
制度设计-发审理念、制度的创新
成长性、自主创新能力是选择创业板上市资源的重要标准!
我们要建设一个怎样的创业板? --创新之板,成长之板!
三、创业板的制度创新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