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五年级第一单元《北国之声》作者介绍
毕翼
作者介绍:刘锡津
刘锡津,男,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团特聘艺术顾问。中国著名作曲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一级作曲,国家级优秀专家。现任中央歌剧院院长。
具有众多的优秀作品获国家级奖励,代表作品有:哈尔滨工业大学校歌《哈工大之歌》,声乐作品《我爱你,塞北的雪》《北大荒人的歌》《我从黄河岸边过》《东北是个好地方》《北大荒—北大仓》,第六届全运会运动员之歌《闪耀吧—体育之星》,第三届亚洲冬季奥运会主题歌《亚细亚走向辉煌》等。器乐作品,合奏《丝路驼铃》,月琴组曲《北方民族生活素描》,双二胡协奏曲《乌苏里吟》《为四种民族乐器而作—满族组曲》,柳琴组曲《满族风情》,大型民乐合奏《紫金宝衣之秋—众善普会》,箜篌组曲《袍修罗兰》(八首),大型组曲《漩澓颂》(合奏),交响序曲《一九七六》,交响诗《乌苏里》,月琴协奏曲《铁人之歌》,交响合唱《金鼓》等。舞剧《渤海公主》在香港演出成功,并获文化部“优秀演出奖”“作曲奖”;音乐剧《鹰》获文化部文华大奖,并获文华作曲奖。还为数百部(集)电影,电视剧作曲,其中电影《花园街五号》《女人的力量》《飘逝的花头巾》《城市假面舞会》《红房间-黑房间-白房间》《天下第一剑》《离婚喜剧》等,获文化部“华表奖”(政府奖)及各地奖励;电视剧《不该将兄吊起来》《硝烟散后》《黑土》《俄罗斯姑娘在哈尔滨》《车间主任》《雪乡》《西部太阳》等,获“飞天奖”“金鹰奖”,“五一工程奖”,“金虎奖”等各项奖励。作品曾在亚洲、欧洲、美洲许多国家和地区演出,获得广泛的好评。应邀到台湾、香港、新加坡讲学,出任艺术评委,举办个人作品音乐会,使其艺术影响走出国门,成为一位具有国际影响的作曲家。
五年级第一单元《北国之声》
——欣赏《驯鹿》相关内容
乐器介绍:月琴
月琴简介
月琴琴颈较短,音箱为木制圆形,也有八角形的,在面背板中间横置两道音梁,音梁中间有两个音柱支立。4根弦,通常是5度定弦,演奏时左手按弦,右手持拨子弹奏,音域约两个八度。(见图) 常用于戏曲、曲艺和歌舞伴奏,也用于合奏。
京剧月琴是京剧乐队(场面)旋律部(文场)3大伴奏乐器其中1件,与京胡(京剧胡琴)、京二胡(京剧二胡)配合,是唱腔最主要的3件头伴奏乐器,合称3大件。
   在京剧界称为「二胡」的京二胡1920年代发明出来以前,京剧乐队的3大件是:京剧胡琴、京剧月琴、京剧三弦。 京剧胡琴、京剧二胡、京剧月琴、京剧三弦合称4大件。传统京剧月琴有1到4条弦,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形:1条弦;2条弦,同音;2条弦,相差5度;3条弦,2条同音,1条和另外2条差5度;3条弦,同音;4根弦,2条2条同音,同音的2组间差5度,4条弦,同音。
     在台湾,京剧文武场伴奏用的京剧月琴通常只有1条弦,有时2条弦,台湾北管音乐使用的北月琴(北管月琴)形制极接近传统京剧月琴,通常也只有1根弦,有时2条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演奏家、乐器工艺家、作曲家的通力合作下,改革了月琴,增加了许多品项(格子),大幅拓宽了音域,放大了音量(改善了共鸣),符合了12平均律。
     月琴音量较小,音色清脆柔和,适合抒情性的说唱,可以烘托故事的气氛。 彝族等中国少数民族也有自己的月琴,劳动之余的夜晚自娱,讴歌心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月琴提升到独奏乐器的地位,学校开办月琴专业,刘锡津等多位作曲家创作了许多月琴曲和月琴协奏曲。
   月琴名家有京剧乐师出身的冯少先,学习民乐专业的雷群安、方锦龙等,作曲家刘星大学时学习月琴专业。 彝族月琴名家有沙玛乌芝等。
 台湾月琴的颈较长(见茂伯弹的月琴),音箱为木制圆形,偶有6角形或8角形,面板常用台湾泡桐(台语称梧桐,玄蔘科)制,设4项7品,张2条弦,偶有3条弦(其中2弦同音),以纯4度定弦为主,演奏特定曲调(比如台湾恒春民谣曲牌《四季春》)时用纯5度定弦。早期用蚕丝弦,现常用尼龙弦,颇流行使用钓线。是台湾歌仔戏、歌仔说唱、民谣说唱重要的特性(特色)乐器。闽南的歌仔戏(芗剧)和歌仔(当地称锦歌,民谣的总称)说唱亦使用台湾月琴。台湾壳子弦(壳仔弦)、台湾大广弦、台湾品仔(台湾笛)、台湾月琴在台湾合称4大件。
台湾月琴名家有已故的汪思明、温红涂、陈达(屏东恒春,人称「红目达仔」)、吕柳先(吕石柳)、陈冠华、吴天罗和在世的杨秀卿、朱丁顺(屏东恒春)等。善弹月琴的歌仔戏琴师有已故的洪尧进,在世的简金发(简壬癸,宜兰)、许再添、蔡春安、杨金凤、刘文亮、柯铭峰等。闽南的月琴名家有郑解放等人。
鄂温克族
鄂温克族人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黑龙江省讷河县和内蒙古自治区。鄂温克是民族自称,意思是“住在大山林里的人们”。人口30505人(2000年)。鄂温克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无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