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四大发明影响深远
中国古代的科学思想
“风”“骚”并峙
汉赋气势恢宏
唐诗高度繁荣
宋词流派纷呈
元曲生动活泼
明清小说鼎盛
元代杂剧占主流
明代昆曲最兴盛
清代京剧最流行
独具特色的书法
形神兼备的国画
古
代
中
国
的
科
学
技
术
与
文
化
科学技术
文学成就
戏曲艺术
中国书画
主干知识
文学成就
戏曲艺术
中国书画
科技篇
一、四大发明的传播与影响
(一)传播:
①造纸术:
公元751年,唐朝大将高仙芝率军与大食(阿拉伯帝国)军队会战唐军战败,唐军中的部分造纸工匠被阿拉伯军队俘虏。随后,源自中国的造纸术随着阿拉伯大军迅速传到叙利亚、埃及、摩洛哥、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地。
乾隆年间,供职于清廷的法国画师、耶稣会教士蒋友仁将中国的造纸技术画成图寄回了巴黎,中国先进的造纸技术在欧洲广泛传播开来。
②蒙古纸钞、欧洲纸牌成为印刷术传播的重要工具。
由于蒙古人在其征服地区广泛使用纸钞,因而,作为纸纱的印刷方法,活字印刷术也顺着丝绸之路西传至西亚、北非一带,随后又进入了欧洲。除纸钞之外,宗教画和纸牌也促成了欧洲接受印刷技术。纸牌虽小,却综合了手绘、木版印刷等各种方法,成了欧洲学习、掌握雕版印刷术最直接的途径。
③蒙古帝国的扩张推动火器的传播。
南宋初年,军事学家陈规发明了一种管形火器——火枪。这在人类使用火药的历史上,是一个巨大的飞跃。蒙古人灭亡阿拉伯帝国后,建立起了伊利汗国。而配备火药武器的蒙古军队在欧洲的长期驻扎,给欧洲人偷窥火药技术提供了机会。
④阿拉伯商人搭乘中国商船学会使用指南针。
大约在10世纪的北宋时期,中国人已将指南针用于海上导航。中世纪时阿拉伯商人经常搭乘中国海船。宋代与阿拉伯的海上贸易十分频繁,中国开往阿拉伯的大型船队有指南针导航,阿拉伯人很容易从中国商船上学到指南针的用法。而阿拉伯人又是传统东西方贸易往来的中间商,所以,指南针技术在13世纪传入欧洲。
(二)对比“四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方产生的影响:
材料一:“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
1、阅读材料一,思考三大发明在西方分别产生了什么样的作用?
材料二:在中国印刷术用于传播古老的观念,而不是新思想;指南针虽给郑和七下西洋带来了方便,但并未带来海外贸易的巨额利润,对中国自身的发展并没有产生太大影响;火药的发明给中国带来的只不过是延续数千年的喜庆,至今中国的烟花爆竹仍然是举世无双。可是,这项发明经阿拉伯人传入西方后,却被改造成征服世界的武器,而最大的受害者却恰恰是火药的发明者中国。从这个意义上讲,真正使“四大发明”发挥最大效能的并不是中国而是西方。
2、结合两则材料,思考材料二中,“四大发明”在西方发挥的最大效能是什么?在中国是否起到这种作用?
3、是什么决定了四大发明对中西文明进程产生不同的影响?从中你可以得出怎样的认识?
社会环境对于科技能否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起了决定作用。
营造重视科技的社会氛围,促使科技发挥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作用。
“四大发明”并不能代表真正意义的中国。首先,中国古代具有时代意义的创造发明远不止“四大发明”。世界著名科学史学家李约瑟博士,曾经列举了中国传入西方的26项技术,认为中国重要的发明远不止这“四大”。最近,有中国学者提出,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发明有24项。在这24项发明中,稻作、丝、十进位值制、漆、瓷、纸、印刷术、茶、火药、火箭和指南针等,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