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013年中国心衰领域进展
2
1、2013年心衰领域进展
2、中药治疗心衰取得的突破
3、中药芪苈强心循证研究
一、2013年心衰领域的进展
2013年,在心力衰竭(心衰)诊治领域,人们获得了一些新理念、新启示,进行了新研究和新探索,也引发了一些新争论、新讨论。这些都加深了对心衰这一心血管病最后战场和未攻克堡垒的理解和认识。这一年堪称心衰领域的“丰收年”。
2013 年美国心衰指南建议“指南指导的药物治疗” 
 
“指南指导的药物治疗”(GDMT)”代替传统的“优化药物治疗”。
GDMT :
心衰规范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心衰基础病、并发症合理治疗,更强调个体化和综合性心衰治疗。
一)、新理念  优化心衰治疗策略
2018/1/26
GDMT 的临床意义:
美CW. Yancy 的表述:“假如在正确的时间、以正确的方式、对正确的心衰患者采取最佳治疗,那么死亡风险将显著降低,降幅可高达50%。每予10例患者正确治疗,就可能挽救至少 1 例患者的生命,减少至少 1 次住院。这是真正的获益,与之相比,很多其他心血管治疗的获益都相形见绌。”
醛固酮拮抗剂应用人群扩大   
1、传统观念认为醛固酮拮抗剂仅用于 NYHA Ⅲ~ Ⅳ级患者。
2、EMPHASES-HF 试验证实,NYHA Ⅱ级患者也可从中获益。卓著的疗效使此类药成为堪比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的基本心衰治疗药物。
2011年1月发表于《新英格兰杂志》
7
金三角----心衰新治疗路径 
黄金搭挡——ACEI 和β受体阻滞剂的后续优先治疗药物。
美国新指南主张“尽早”和“广泛”应用醛固酮拮抗剂此类药物。尽早是指在“黄金搭档”后不论其疗效,可立即加用;“广泛”是指只要没有禁忌证(估计GFR≤30 ml/min和血钾≥5 mmol/L),所有Ⅱ~Ⅳ级心衰患者(LVEF≤35%)均可以和应该加用,而且也不需要等待ACEI和β受体阻滞剂达到目标剂量或最大耐受剂量,从而在HFrEF患者(阶段C)治疗早期就形成这3种药物合用和并驾齐驱的局面,形成了一个“金三角”。
如何用好“金三角”方案?这是一个临床挑战。
须充分考虑以下情况:
(1)患者LVEF≤35%且无应用醛固酮拮抗剂的禁忌证(如估计GFR≤30 ml/min和血钾≥5 mmol/L);
(2)须用袢利尿剂,以减少高血钾的风险;
(3)ACEI起始剂量可低一些,加量速率可慢一点,两者不良反应(对血钾和肾功能影响)是相叠加的;
(4)应动态监测血钾、血肌酐、血压水平;
(5)螺内酯是目前我国仅有的醛固酮拮抗剂类药物,约30%男性患者可发生乳房发育,应予注意。
慢性心衰类型和命名达共识 
 
 美国新指南将:
1、收缩性心衰称为射血分数降低心衰(HFrEF);
2、舒张性心衰为射血分数保留心衰(HFpEF)。
沿用前一版指南命名,亦与 2012 年欧洲新指南相应名称一致。
该定义清楚地指明两种心衰的差异实质为左室射血分数
(LVEF)是否显著降低。
美国新指南将LVEF≥50%定义为 HFpEF;HFrEF≤40%
LVEF 介于 HFrEF 与HFpEF之间,分为两种亚型:
1、边缘性HFpEF(LVEF 41%~49%)
2、改善的HFpEF(LVEF>40%)
糖尿病和心衰实为二重奏 
 
糖尿病和心衰关系紧密。心衰可能是糖尿病的最常见严重心血管合并症,而糖尿病伴心衰的死亡率显著高于卒中或心肌梗死。
美国心衰新指南将糖尿病列为阶段 A 患者危险因素,建议降糖同时予积极降压和调脂治疗,对预防心衰有益;对伴收缩性心衰的糖尿病患者,治疗方法与无糖尿病者相同,包括应用β受体阻滞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