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东方美学原理第二章 东方美学关于“美”的基本观念.ppt

格式:ppt   大小:911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东方美学原理第二章 东方美学关于“美”的基本观念.ppt

上传人:luyinyzha 2018/1/29 文件大小:91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东方美学原理第二章 东方美学关于“美”的基本观念.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二章东方美学关于“美”的 基本观念
【关键词】



【本章阅读重点提示】
1、后现代主义美学的基本观点。
2、如何诠释东方美学观念中的“生命之美”?
第一节 21世纪美学的追问:美学是否应当探讨“美的本质”?
本节关键问题提纲
一、西方美学研究从“本质”向“美感”的转向。

二、黑格尔在美学研究上的贡献。

三、黑格尔在美学研究上的弊病。
四、20世纪西方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想观念上的变革。
五、后现代主义美学的基本观点。
一、西方美学研究从“本质”向“美感”的转向。
1、西方美学自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以来,就以发现“美的共相”为目标,来探讨“美”的最普遍的本质是什么。以“实体论”为前提,传统西方哲学认为世界上一切东西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美也是一种实体性的存在。
2、从十八世纪起直到20世纪,西方美学转向,美学家们提出“美学”所研究的应当是“审美的本质”即“人的审美感受”,即美感。
二、黑格尔在美学研究上的贡献。
黑格尔提出了关于人类“审美活动的本质”的定义: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一理念的提出标志着西方美学从探究客体事物上的“美的本质”(构成美的事物的那些元件和要素)的研究转向了人对现实、人对艺术的审美关系的研究上来了。其贡献有二:
第一,从人类审美活动的变化发展来探寻人类的审美和艺术活动的发展和变化的规律,不再把人类的审美和艺术创造等精神性的活动看作是一成不变的、固态化的存在。
第二,立足于审美主体的“人”来谈审美活动。
三、黑格尔在美学研究上的弊病。
其一、以先验、预设的逻辑学框架把同时发生或存在的艺术和审美现象加以人为的切割、拼凑,严重地歪曲了人类审美活动在时间上先后发生的事实。
其二、在方法论上,为了建立庞大完备的美学体系的需要,他把历史的事实和他的逻辑体系的建构联系在一起,其结果是强迫历史事实屈就于他所设定的逻辑框架,使鲜活的历史事实遭到扭曲和挤压。
其三、黑格尔美学坚持“真理具有唯一性、绝对性”的“一元化中心论”,并把所谓的(艺术)“美的本质”浓缩为一个高度抽象的定义——“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把人类丰富而生动的自然审美观念排除于美学之外。
四、20世纪西方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想观念上的变革。
20世纪西方后现代主义哲学彻底颠覆了“美的本质”论,并促成了思想观念上三个方面的变革:
第一、后现代主义哲学则反对对客观存在的事物与现象进行所谓的清晰的划分、界定、分类。
第二、后现代主义哲学坚持反本质主义,主张整体性思维,即从普遍联系中,从多层次、多侧面、从变化中看事物。
第三、西方后现代主义哲学反对“一元化中心论”,主张“多元论”。
五、后现代主义美学的基本观点。
1、强调通常所说的“美”,就是指“美感”,主要指个人的、主体的审美活动。美感的特点在于个体的主观性、个体之间鲜明的差异性。
2、强调审美活动是非理性的情感活动,是诗性的,无法言说或很难言说。
3、反对建构美学体系。认为这种体系的建构是人为的、人工的,强加给无限变化和发展的人类的审美活动的。

4、主张用多元化的审美标准来取代古典美学的“唯美”的标准。
第二节东方美学关于“美”的基本观念
本节关键问题提纲
东方民族心目中的“美”是什么?即东方民族是怎样看待审美活动的?
东方民族是怎样看待审美活动的?
一、东方民族在日常生活与审美活动中,从不注重区分主体与客体,主体与客体之间没有明确的界线,甚至认为:主体即客体,客体即主体。
二、美(美感)是人与外物“互渗”、“同情”和合共生的结果。
三、东方美学中的“美”是一个诗性的概念。
第三节“生命之美”是东方美学观念的原点和核心
本节关键问题提纲
如何诠释东方美学观念中的“生命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