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胫腓骨骨折术后感染治疗分析
胫腓骨骨折术后感染治疗分析
杨佐明刘晓明戴士峰刘德群
【摘?要】??目的?总结胫腓骨骨折术后感染的治疗方法,以提高治疗效果。?方法?2004年4月-2008年2月收治胫腓骨骨折术后感染患者45例,均存在不同程度骨外露或窦道形成。男39例,女6例;年龄22~62岁,。
确诊感染时间为骨折内固定术后1周~1年,。16例骨折稳定,29例骨折不稳定或存在骨缺损。根据感染程度、组织缺损及骨折稳定情况,单独或联合采用更换骨折固定方式、骨与软组织同步延长、侧孔灌洗管灌洗术、封闭式负压引流进行治疗。?结果45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8个月,平均20个月。29例骨折不稳定者中27例骨折于治疗后4~11个月愈合,;2例6个月后骨折无愈合迹象,感染无复发,经实施外固定架固定加自体髂骨移植术后5个月骨折愈合。治疗后感染复发2例,经再次清创、灌洗治疗后治愈。?结论对胫腓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应根据具体情况实施治疗,以最大限度满足治疗感染、修复缺损、促进骨折愈合的多重要求。
【关键词】胫腓骨骨折感染灌洗术骨段牵引封闭式负压引流胫腓骨骨折多为直接暴力所致,常同时发生骨与
软组织的严重损伤,骨折部位软组织覆盖少、血运差,术后容易发生合并骨折不愈合、组织缺损、骨与内固定物外露等并发症的复杂感染,治疗较困难。2004年4月-2008年2月,我们收治45例胫腓骨骨折术后感染患者,经分析其感染与骨折情况,在彻底清除病灶、进行必要的内固定方式改变的基础上,单独或联合采用骨段滑移、侧孔灌洗、封闭式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等方法进行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女6例;年龄22~62岁,。骨折部位:胫骨上1/3 8例,中1/3 10例,下1/3 27例。左侧26例,右侧19例。原始损伤:开放骨折28例,闭合骨折17例。确诊感染时间为术后1周~1年,。骨折稳定情况:骨折不稳定(X线片示骨折线清晰,无明显骨痂生长或存在骨缺损)29例,其中钢板固定5例,髓内针固定7例,髓内针加钢丝固定12例,外固定架固定5例;骨折稳定16例,其中钢板固定3例,髓内针固定12例,取钢板术后感染1例。软组织缺损:12例软组织缺损伴骨外露,缺损范围3 cm×2 cm~8 cm×5 cm;余33例均有直径<2 cm的窦道形成。
首先对患者进行全面体检,纠正高血糖及贫血等并发症。分泌物行细菌培养加药敏试验,根据结果术前全身应用敏感抗生素初步控制感染;术中尽可能彻底清除感染、坏死组织,刮除死骨,尽可能缝合组织以消灭死腔,取病灶组织送细菌培养加药敏试验H2O2、聚维酮碘溶液充分浸泡后,以高压脉冲泵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创面。细菌培养结果:阴性43例,其中铜绿假单胞菌10例,金黄色葡萄球菌11例,阴沟杆菌1例,大肠埃希菌2例,表皮葡萄球菌2例,聚团肠杆菌例,混合感染7例;阴性2例。
彻底清创后,对4例骨与软组织缺损较多且同时合并骨不连、骨外露者用Ilizarov环形外固定架进行骨与软组织同步延长术治疗,创面开放换药。余41例均一期闭合创面,其中19例一期拉拢缝合;22例一期缝合困难者采用V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