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关于手机对大学生影响的调查报告
随着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变迁,不仅仅只是一个联系他人的工具,它更多的成为了一个移动的媒体,而作为我们大学生-----这一崇尚和实践创新的活跃群体。更是对我们有着不同的意义。,希望对大家有所作用。
关于对大学生影响的调查报告篇【一】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1] 同时,2015年1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立足学生全面发展,努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形成教书育人、实践育人、科研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2]可见,大学生的责任教育是党和政府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明确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需求,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媒体是网络与通信相结合的新产物,更是大学生用以沟通交流的必备工具,研究媒体对大学生责任教育的影响意义重大。为了更好地了解媒体对大学生责任教育的影响,笔者针对所在城市的几所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276名大学生展开了调查,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整理,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厘清了媒体对大学生责任教育的影响。
一媒体对大学生责任教育的积极影响
1 媒体拓展了大学生自主学台
在媒体没有出现之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直是以学校教育为主,家庭教育为辅,传统媒体再加以宣传引导这样一种模式。但是这种教育形式受时间、地点、对象的限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新媒体尤其是媒体的出现则为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拓宽了途径。%的同学将媒体上发布的有关天文地理、生活常识、社会新闻等收集起来增加知识、充实头脑,%的同学将这些知识转发到朋友圈给朋友看或者以备自己学习使用,%的同学使用媒体是为了休闲娱乐、打发时间,以及离不开媒体本身自带的信息发布功能。%的同学认为媒体对他们的学习影响很大,因为在学校看不了电视,大部分热点新闻都是从媒体上获得,它将老师上课所授的理论与社会热点相结合,有利于对课堂所学理论知识的消化、吸收。可见媒体带给大学生的不仅仅是沟通交流的便利,更为大学生的自主学台。
2 媒体提高了责任教育的时效性
大学生的责任教育工作应跟上时代要求,更加具有时效性。媒体的出现恰恰给责任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教育形式,提高了责任教育的时效性。借助于媒体,教育者可以根据刚刚发生的社会热点问题对大学生展开适时的责任教育。例如,笔者的调查发现,在中日关系紧张时,媒体朋友圈中发布相关抵制日货的行为时,%的同学认为国产商品无论从外观、性能、质量都不能符合自己的要求,必须购买日货;%的同学则表示该产品国产货中没有可以替代的,而又是自己需要的,可以购买日货;%的同学表示坚决不买,看完报道后很气愤,即使自己需要,也不购买日货,可见大部分同学都具有较为理性的爱国主义精神。如果教育工在此时能够适时地借助媒体加以引导,那么对大学生的理性爱国行为将会产生比课堂说教更为深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