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土方工程施工方案
一、基础土方开挖
本工程基础底标高为-,拟采用人工配合小型机械开挖,挖至基底附近时预留150厚保护层,待准备工作齐备后,再挖至设计标高,并立即浇混凝土垫层,确保基底土层不受浸泡和扰动。
本工程降水排水主要针对地表水和上层滞水的制定降排措施,进场后根据地质水文资料制订专项降水排水方案。
本工程为扩建厂房,拟建地块南侧为主厂房,北面和西面为厂区道路。为防止地表水影响基坑,在基坑周边的地面设置倒坡和排水沟,在基坑四周形成截水沟,并在适当地点布置集水井,井内设置滤砂渗水桶,将杂填土中地表水水集中排走,以防止地表水向下渗透。
基坑、基槽开挖时,在坑底沿周边设排水盲沟和集水井,通过集水井将坑底集水抽排至地面明沟排走。在杂填土中出现较大渗水,可用塑料排水管引流,其后半段用纱布包裹。
基础施工时要防止突发的大雨天气,开挖后的基坑应尽快施工基础,暴露时间不宜过长,并做好基坑四周地表水的排泄和疏导,防止水对坑壁的冲刷和浸润。
基坑、基槽施工时必须有详细的监测方案,提供信息化施工。没有监测方案,不得挖土施工。基坑开挖后,基坑监测必须跟上,切实做到信息法施工。
基坑、基槽开挖后,对环境或多或少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特别是放坡开挖,坡顶均有一定的位移,所以加强基坑开挖的环境监测,作好应急抢险准备,以防患于未然是很有必要的。
在基坑开挖前,组织协调好土方施工和基础施工的计划安排,尽量缩短基坑施工的工期。
施工时应通过监测和现场观察,获得准确数据,及时分析处理,严密注视是否有险情以及险情发展情况。
当边坡坡顶位移过大时,应停止开挖施工;当出现边坡失稳或坍塌时,应采取土包或其他材料加固坡脚,并尽可能在坡顶减载或削坡,必要时应回填。
现场应配置一定数量的抢险器材,包括编织袋、草包、水泵、水泥、砂、钢筋等材料。
二、独立基础施工
、基础梁模板施工
独立基础采用砖地模,独立基础高度h<,砖模厚度b=120mm,砖模表面用2cm厚水泥砂浆粉面。基础梁采用木竹胶合板模板。
基础砼垫层为100厚C15砼,其几何尺寸应满足结构尺寸和砖模施工要求,垫层砼采用平板振捣器随浇筑随抹光,并做好湿水养护工作。
人工清槽并浇筑完垫层后,在垫层上放出砖胎模线(外轮廓+抹灰层厚度),然后立皮数杆按一顺一丁方式错缝砌筑。砖胎模采用灰砂砖、,采用1:3水泥砂浆抹面。
、基础梁钢筋
地模、垫层施工完毕后,在垫层上弹出底板钢筋控制线,开始绑扎钢筋前要用人工或大功率的吸尘器清理干净模板底面的杂质,操作人员按所弹控制线绑扎钢筋。
(1)基础梁可分段绑扎成型后,一次吊装就位,或弹出主筋位置后就地绑扎成型;
(2)基础绑扎成型后,由施工人员弹出底板钢筋位置线,操作人员按线摆放底板下层钢筋,四周最外2-3层钢筋交点必须逐个绑扎,中间钢筋交点可呈梅花型绑扎。
(3)下层钢筋绑扎成型后,安放好钢筋撑脚和各种预埋件后,绑扎上层钢筋定位筋,然后在定位筋上划出上层钢筋网的钢筋位置,以保证钢筋网不发生错位。
(4)墙、柱插筋固定好后,上部用水平钢筋将其焊牢固定以防插筋错位。
(5)基础、基础梁的钢筋接头都要按设计要求制作,采用闪光对焊,接头必须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