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常见食物中毒及常见传染病的预防.doc

格式:doc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常见食物中毒及常见传染病的预防.doc

上传人:cdsqbyl 2015/5/1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常见食物中毒及常见传染病的预防.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常见食物中毒及常见传染病的预防
常见食物中毒及常见传染病的预防
    什么叫食物中毒
    食源性疾病:WHO(世界卫生组织)定义“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摄食进入人体内的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性质或中毒性质的一类疾病。”
    食物中毒;我国对食物中毒下的定义是:“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不属于传染病)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食物中毒的特点
    1、中毒病人在相近的时间内均食用过某种共同的可疑中毒食品,未食用者不发病。停止食用该种食品后,发病很快停止。
    2、同起食物中毒病人的临床症状基本相似。(常表现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其它症状可能有发热、头晕等)。
    3、潜伏期(食入食物至出现症状)一般较短,发病较急,病程因致病因素的各类和中毒者的个体差异而长短不一,但一般较短。
    4、一般无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传染。
    食物中毒的危害
    据世界卫生组织1997年统计报告,全世界每年约有数亿人因食物污染而发病,发病率为5%~10%。我国平均每年有近5万人因食物中毒而使健康受到损害,有300多人因食物中毒死亡。发生食物中毒后,轻者出现腹痛、腹泻、发烧、头痛甚至昏迷等中毒症状,严重者还会因此而致残致死。特别是由于一些非法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违法行为和个别不法分子在食品中投毒的犯罪行为,常会造成致人伤残和死亡的严重后果。
    食物中毒的分类
    一般把食物中毒分为四类,即:细菌性食物中毒、真菌***食物中毒、有毒动植物中毒和化学性食物中毒。其中细菌性食物中毒较为常见,近年来,随着假冒伪劣食品的出现,和人为投毒事件的发生,以及食品被农药等有毒物质污染的情况有所增多,化学性食物中毒也逐渐增多。
    引起食物中毒的食品主要有哪些
    1、被致病菌或致病菌产生的***污染的食品。
    2、外观与食品相似而本身含有有毒成分的物质(如毒蘑菇)。
    3、本身含有有毒物质,而加工、烹调不当未能将去除的食品(如河豚鱼、四季豆、豆浆等)。
    4、由于贮存不当,在贮存过程中产生中毒物质的食品(如发芽马铃薯、霉变粮食等)。
    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通常在外观上与正常食物没有明显区别,一般凭肉眼观察是不易判断和鉴别的。
    如何预防食物中毒
    世界卫生组织为了使各国预防食物中毒工作,发布了安全制备食品十原则。这十项原则是:
    1、选择经过安全处理的食品。
    2、彻底加热食品。
    3、立即吃掉做熟的食品。
    4、妥善贮存熟食品。
    5、彻底再加热熟食品。
    6、避免生食与熟食接触。
    7、反复洗手。
    8、必须精心保持厨房所有表面的清洁。
    9、避免昆虫、鼠类和其它动物接触食品。
    10、使用符合卫生要求饮用水。
    以上原则,有的是对食品生产经营者或家庭制作、贮存食品时的要求,有的是针对食用者个人而言的。学校食堂应在食品采购、贮存、加工、销售各个环节中,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操作,杜绝食物中毒发生。本十项原则的具体要求,请参见P87~88“安全制备食品的十原则”。中小学生在了解这些原则的基础上,应重点做到:
    1、选择安全卫生的食品。
    首先,要到有卫生许可证的商场(店)去购买食品,而且该场所的营业员应持有有效的健康证,在这样的场所购买的食品,基本上是符合卫生要求的。
    其次,要选购色、香、味、形没有发生异常变化的食品,如果食品的这些感官性状发生了异常变化,表明该食品可能已腐烂变质。
    另外,如果选购定型包装食品(如各种袋装小食品、瓶装饮料等),要查看包装上的生产单位名称和地址、生产日期、保持期是否印制齐全、清楚,没有印帛以上内容的即为“三无”食品,不能购买,超过保持期的食品也不能购买。
     2、养成良好的卫生****惯。
     食用食物前和便后要洗手;不用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不吃已经或者怀疑被有  害物质污染,以及***变质的食物。
     3、不要食用来路不明的食物。
     某地农村曾发生过一儿童捡食路边饼干而中毒身亡的事。另有一名中学生也因食用来路不明的糕点当即中毒死亡。近年来,由于一些用于毒杀老鼠的饵管理不严,常使儿童误食而中毒。在农村,一些人还制作毒饵猎杀野生动物,将毒饵乱放,致使他人误食的情况也有。个别不法之徒,往往利用中小学生警惕性不高,辨别力不强的弱点进行投毒。因此,无论何时何地,遇见来路不明的食品,千万不要食用。
    4、不用装过农药及其它有毒有害物质的瓶、罐等盛装食物及饮用水。这类物品有的经清洗后,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