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5
文档名称:

水泥厂安全管理制度.doc

格式:doc   大小:313KB   页数:7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水泥厂安全管理制度.doc

上传人:ranfand 2018/2/8 文件大小:31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水泥厂安全管理制度.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河北省鹿泉市曲寨水泥有限公司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二○○七年六月
目录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1
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3
建设项目安全管理制度……………………………………………………8
安全设施、设备管理和检修、维修制度…………………………………9
放射源场所管理制度…………………………………………………… 11
放射源安全监控管理制度……………………………………………… 12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13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15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 16
职业卫生培训制度……………………………………………………… 17
职业性健康体检制度…………………………………………………… 18
职业性档案和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 19
劳动防护用品发放和管理制度………………………………………… 20
安全生产逐级检查及事故隐患排查、整改制度……………………… 21
安全生产奖惩和责任追究制度………………………………………… 22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考核制度…………………………………………… 23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25
岗位标准化操作制度…………………………………………………… 26
安全生产会议管理制度………………………………………………… 27
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 28
交接班制度……………………………………………………………… 29
有害有毒气体检查制度………………………………………………… 30
安全技术措施专项费用管理制度……………………………………… 31
财务安全保管制度……………………………………………………… 32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33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确保全厂范围内的安全现场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从而从根本上杜绝和减少安全事故,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全厂范围安全生产现场的监督。
三、煅烧操作现场的监督管理:
1、当班车间主任为该现场的安全监督员。
2、安监员负责监督看火工必须严格按照看火工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防潜在喷窑的发生。
3、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做好本班所涉及的一切安全岗位的监管,对当班的晚岗、睡觉、串岗和酒后上岗等一切违规行为予以监管。
4、班前必须全面检查上岗工人的劳保用品,穿戴情况。
四、清仓现场的监督管理
1、每次清仓当班车间主任为现场的安全监管员及第一指挥人。
2、每次清仓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下仓前要对安全带、安全绳的使用情况进行全面检查。
3、严格执行清仓操作规程,在上边监护的人不得自行离开位置,要经常与仓下人喊话联系,发现险情,及时救治。
五、高空作业的监督管理
1、各车间当班主任为高空作业安全监督员。
2、负责检查本车间高空作业的环境及操作人员的个人防护。
3、对各处的爬梯、护栏要定期进行检查,发现事故隐患及时处理。
4、对有坠落危险地点,须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和防护设施。
六、机械设备、电动设备的监督管理
1、设备科长及当班的车间主任为机械设备的现场安全监督员。
2、严格要求岗位工必须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彻底杜绝违章操作。
3、在设备裸露的运转部位安装必要的防护设施,同时必须悬挂醒目的警示牌和警示语。
4、在光线不足的地方,必须安装必要的照明设施。
5、在电器设施附近配备必要的放火器材并悬挂安全用电警示。
6、加大各处电力线路、电器的检查和整理。
七、粉尘与噪声工作现场的监督管理
1、进入工作现场的工人必须配戴防尘口罩,进入噪声污染工作现场必须配戴耳塞。
2、在工作现场悬挂相关的警示牌和警示语。
3、加强各类收尘器的检查与管理,确保其运行有效。
八、安全科负责监察管理全厂范围内的各项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一切安全隐患,对于一切违章操作或造成事故的坚决落实责任制,一追到底,必须做到:责任人未受到教育不放过,事故原因未查明不放过,事故隐患未消除不放过。
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
一、基本原则和依据:
1、基本原则,根据产品的生产或设备特点,按照有关规定建立稳定的安全投入的资金渠道,保证新增、改善和更新安全系统、设备、设施,消除事故隐患,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安全奖励,推广应用先进安全技术措施和管理方法,抢险救灾等均有可靠的资金来源,安全投入应能充分保证安全生产需要,安全投入资金要专款专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