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滴滴打车和Uber商业模式的区别:
一、市场定位
1、滴滴打车:针对正规的出租车司机和有打车需求的智能手机用户,无需人工电话、高效准确的打车应用,解决出租车司机空跑率高和乘客打车难的问题,改变人们出行的方式和习惯。
2、Uber:与租车公司合作,针对高收入人群,为用户提供高端和私人化的用车服务,主打豪华汽车+精致服务。
二、运营模式
1、滴滴打车:
(1)用户通过滴滴平台提出打车需求,而滴滴通过和百度或高德地图的合作,把用户所需的打车信息反馈给用户,让用户选择打车的起点和终点以及打车预期的费用,用户叫车是免费的,但也可以选择加价提高高峰期的接单概率。此外也可以预约明天乃至后天的出租车,高峰期可以选择延长等待时机。
(2)滴滴把用户的电话资料和打车信息发布到平台上(相当于发布给所有司机),司机可以查看用户信用的评价,用户也可以查看司机的信用评价,双向选择是否进行服务或者消费。(3)如果双方有一方拒绝,则再次从头开始;如果用户和司机双方完成打的,则通过现金或支付宝、微信付款给司机,用户和司机都可以享受滴滴打车的优惠(比如车费补贴或话费补贴),达到互利共赢。
2、Uber:
(1)通过GPS追踪定位私家车(车型比较豪华,例如奔驰S系、奥迪A6和林肯TOWN CAR),用户可以使用Uber发出打车请求,Uber通过自动匹配算法派单给最近的司机,支付小费或通过信用卡、支付宝完成交易。
(2)有条件地进行补贴奖励,奖励政策每周不同,实时更新。
(3)核心竞争力被归结为“服务”,汽车司机经过专业的App和礼仪培训,会帮助乘客放置行李,车内会提供饮用水等附加服务。
(4)对于投诉的处理非常严格,因为他们采用了非常丰厚的奖励政策,等于是送钱给司机的阶段,因此再严苛的要求,司机们都会遵守。但是Uber的系统没有办法应对刷单的司机,司机接单不跑,照样扣钱,投诉没人处理。
(5)决不允许包车私下联系形成长期包用关系,不允许注册的司机摆脱这个平台实现利润,以“永久封号”来警示各位司机以保证自己的权益。
(6)溢价算法,是基于他们对市场这只无形的手的调节功能的完全相信及完全理解。溢价不是计划好的,而是依据供求动态平衡,溢价系数是根据一定区域内用户发送的需求和司机数量的比例来确定的。因为溢价的出现,当更多的司机奔赴供不应求的区域时,可能又会出现司机多过乘客的情况,于是再取消溢价,降低系数,来维持动态平衡。当然,一个区域的高峰时间段是大概可预见的,之前的所有数据都可以作为参考,但是随着Uber用户和司机数量两端每天的增加,情况会每天都不同,这确实需要一个完备的算法设计方案去应对。这涉及到大数据,用户增长预测,甚至当地堵车事件预测(例如演唱会散场)等很多方面,是很考验研发团队实力的。
三、推广模式
1、滴滴打车:
(1)在滴滴刚上线的时候,主要靠线下团队在机场、车站、加油站等地设立服务区,为司
机免费安装APP,指导使用。另外还向向出租车公司推广安装滴滴打车软件,虽然期间经历几次失败,但是还是拿下了北京昌平的一家出租车公司,并以此作为市场推广样板大势推广。
(2)与微信合作(支付与补贴方面),接入百度地图和高德地图,与去哪儿、携程合作,与中国电信合作(手机流量、个性化套餐、手机终端等方面),与湖北卫视《我为喜剧狂》开启快乐营销,在三八节期间推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