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多元智能理论给我们的启示
——《多元智能新视野》读后感
《多元智能新视野》是哈佛大学教育学家、心理学大师、多元智能理论创始人霍华德·加德纳的经典名著!霍德华•加德纳教授认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的。每一个人都具有8项智能,包含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加德纳强调,虽然人的智力被分成了8种类型,但这并不意味每个人只有其中的某几种。恰恰相反,每一个人都具有这8种智力,只不过每种智力在个人智力总和中所占的比重不同而已。大多数人可以在加德纳多元智能的内涵中发现自己的多项长处。每个人各项智能的发展表现出不同的优势或优势组合,如果每个人都能用自己最擅长的智能或智能组合来学习任何课程,都会取得理想的效果。因此,根据智能的多元性,可以分析学生的认知特点与需要,并从中找到教育他们的最佳切入点。
多元智能给我们的启示:
(一)寻找教育最佳切入点
在什么阶段选择最适合的教育这是最有效,这是本书给我的启示之一。据2005年9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进行的“中国中小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现状与期望调查”结果显示,近年来基础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素质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多数中小学生认同目前的课堂教学形式。%的中小学生认为教师的课堂教学形式大部分是灵活多样的;%的中小学生认为教学内容大部分能够结合日常生活事例来加强同学对知识的理解;%的中小学生认为在课堂上老师经常或有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的中小学生表示自己很喜欢在课堂上参加小组讨论。然而,调查还显示,中小学生特别是中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满意度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递减。其中,%的中小学生认为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要求过于片面,自己在课堂上只被要求认真听讲,而很少被要求积极思考、主动提问、踊跃参与。在教学形式上,%的中小学生认为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形式不够灵活多样。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们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方法要求越来越高。根据调查可以看出:中小学生普遍喜欢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渴望主动参与课堂,更乐于接受贴近自己生活学习的教学内容。而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情境创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学生的参与欲望,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教育可以开发智力
加德纳教授认为每种智力在个人智力总和中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存在优势智能与弱势智能,那一个教师在教育学生时是要扬长,还是要补短呢?相信多数人都会认为既要扬长又要补短。可是在实际上我们的教育往往是抑长补短的教育,我并不反对补短,但坚决反对“抑长补短”,以抑制学生长处来补学生的短处这是违背教育规律的。素质教育提倡人的全面发展,什么叫全面发展,全面发展应该是学生的优势智能充分发展,并达到卓越,至于学生的弱势智能有所发展。这与教育可以开发智力是相吻合的。所以,我们的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开发智力。
(三)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
为了让课堂更有活力、让教学更富创造、让学生更加聪明、让发展更为全面,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借鉴多元智能理论: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这是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改进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情境创设:故事情境、问题情境、游戏情境、作品情境、竞争情境、生活情境、虚拟情境、任务情境等,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