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铁笼山地理位置考.doc

格式:doc   大小:29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铁笼山地理位置考.doc

上传人:sftnqws018 2018/2/11 文件大小:2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铁笼山地理位置考.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铁笼山地理位置考
[提要]本文通过史料、民间****俗、地名考证了决定魏蜀成败的一次战斗的地理位置――铁笼山(武城山主峰)的确切位置。
[关键词]铁笼山;地理方位;三国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08-0020-03

南安郡延熙十九年(256),蜀上将军姜维因“艾败维于上?”而引咎削职。铁笼山大战,悲壮激烈。然此山究在何处,历来说法不一。一说在陕西武功,一说在陇南礼县,一说在天水武山。笔者生于武山境内铁笼山下,现从有关史料、文物****俗三方面浅作探讨。

一、地势与地理

铁笼山,当地人称新山,《宁远志》中称斗娄山,东西走向,位于甘肃武山境内。位于漳、武两县接壤处,绵延30多里的武城山脉的主峰。此山悬崖绝壁,仅有四条道,其中三条可通南北,一条为死道。
武城山是南安郡(今陇西)、陇西郡(今陇西东渭水东南岸)南面的重要屏障。二郡居北,山系居南,若逾此山,则二郡垂手可得,则天水、安定(镇原西南)二郡得之易如反掌,秦川如探囊取物。南可与蜀汉结为一片,东可
“翻陇入秦”①,“以复汉室”②。此山形成年代晚于陇右诸山,故险峻异常,且高于陇右诸山,《宁远志》载:“斗娄山,位于县西南七十里,其状如斗,前代倚山立寨以避兵也。”此处所讲斗娄山即铁笼山,因此山状似斗娄而得名。武城山中,沟大风紧,冰雪四季不化,人在沟底行,仰视天仅一线尔。山中通四条道,从西往东依次为远门古道(现已不通)、石板古道、超力坡古道、四沟里古道,其中石板古道为最佳。石板道为悬崖所凿石阶,阶宽可容两马并驱,超力坡古道匹马可牵行,四沟里古道已失去战略意义。铁笼山从中扼超力坡与石板二道于东、西两侧,大有居高临下、飞鸟难过之势。它高出地面30多米,三面绝壁,惟东面有一道可行。
“则命一上将军出于宛、洛,将军身被坚执锐,出于秦川,则汉室可兴矣。”此为孔明复汉之大略。欲占秦川,必先占有“地扼蜀陇咽喉,势控攻守要冲”③的陇右。史载此地多胡羌、三氐,“物产富,羌、氐人佩诸葛高风,有归附之心”④,“亮于六年春,占有三郡,关中响震”。
延熙十六年(253)春,大将军费?离世,卫将军姜维率兵三攻南安。《魏略》称:“维自以熟西边羌氐之俗,自负其才,欲诱羌胡为汉之两翼。”则可占陇山,以图“和戎拒魏,翻陇人秦,北定中原,兴复汉室”。《陇西县志》载:“延熙十九年秋七月,姜维率众出祁山,从董亭趣南安,与魏将邓艾战于段谷,维败绩。”县志中未提铁笼山一战,只说由于此战是段谷大战的前奏,规模较小。这一次使邓士载进封邓侯,姜伯约引咎削职的战役,《三国志》记叙更详:“顷之,维果向祁山,闻艾有备。乃回从董亭趣南安,艾据武城山以相持。维与艾争险,不克。其夜,渡渭东行,缘山趣上?,艾与之战于段谷,大破之。
”⑤故而,甘露元年八月,高贵乡公,髦下诏:进封艾为“征西将军,进封邓侯,增邑六千六百户”。⑥
姜维深知“小国弱民难以久存”⑦之道理。故自?死后,屡屡发兵,图谋一战而定。但怎知“艾为非常人,自幼聪颖”⑧,维的行军早在艾的预料之中,他有强大的魏作后盾,况是守御,以逸待劳,居险而守。难怪“秋八月,维为魏大将邓艾所破于上?,星散流离,死者甚众,士怨而陇右震动。回成都,引咎削为后将军”。⑨段谷位位于上?,他的残败,在于镇西将军胡济,“济失誓不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