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黄梅戏锣鼓的基本演奏法.doc

格式:doc   大小:24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黄梅戏锣鼓的基本演奏法.doc

上传人:sftnqws018 2018/2/11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黄梅戏锣鼓的基本演奏法.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黄梅戏锣鼓的基本演奏法
黄梅戏打击乐器有很多种,但最主要常用打击乐器只有四种,如:板、鼓、大锣、小锣、铙钹,它们之间形成一个小组合,可独立演奏成套的锣鼓点。其它色彩打击乐器都是根据剧情的变化发展需要,而临时加入使用的,如:大堂鼓、小堂鼓、小钹、水钹、木鱼、碰铃等。
板:是由三块檀木或红木制作而成的,简称“响板”。其中两块板重叠,用丝弦把两头捆紧,用一根布条和一块底板相连接。演奏时即以左手大拇指挑于其间,另外四个手指自然虚握底板,与前面两块板相互碰击,发出“扎扎”的清脆的声音。此时,演奏者在演奏时须注意,手不能把底板握的太紧,必须留有一定的空间,手自然放松,如握的太紧,则会影响板的发音。它的作用主要在于演员演唱时击打节奏。
班鼓:又名“单皮鼓”。因为它只有一面蒙皮,简称“单皮鼓”。演奏员在演奏时用鼓扦击打“班鼓心”发出清脆的“大大”声,鼓和板均由一人操作演奏,司鼓者以前在旧戏班时期称为“打鼓佬”,现在称“司鼓”和“鼓师”(指挥)。
在黄梅戏乐队里,板、鼓属于领奏指挥乐器,司鼓者即是演奏员,又是乐队指挥者,不仅要顺利完成自身的伴奏工作,还要担负指挥整个乐队演奏和演员之间的统一配合,要调动每一件乐器,最后使乐队和演员通过“司鼓”的指挥,形成一个完美的舞台艺术整体。
班鼓的演奏方法是比较复杂的,变化也比较多,初学打鼓者,首先要将腕力练灵活,平时练功时,可备一个旧班鼓,用毛巾把鼓心蒙上,使其音量减弱,这样练****方法,即不吵闹别人,又最容易出功。
鼓扦的拿法是以食、中、大拇指握住鼓扦粗的一端,而另一端则用来击打鼓心,双扦要拿紧,不能僵硬,击打时,两臂和手腕都要自然放松,否则动作姿态就会呆板,鼓音也不会清脆响亮。
演奏时将鼓放在三折式的鼓架上,鼓架上端用绳子相联接,使鼓悬空。司鼓者坐在鼓架的后面,右脚蹬在脚码上,使鼓和腿面相平,鼓面形式内高外低的倾斜,演奏时姿势要坐端正,两眼要平视前方,初学者一定要按着这些基本要求,方可开始练****br/> 开始可以先练****撕边以及单扦和双扦,速度、轻重要均匀,节奏要稳,初学者要求速度不要太快,鼓点要简洁流利,节奏紧密匀称。
初学者开始时很可能出现两手不齐,轻重不均匀的现象,没有节奏等情况,这都是初学者很容易出现的自然现象。
我们常说,唱戏要有板有眼,这是对演唱者的最基本要求。作为一个司鼓演奏者,就必须熟悉剧中唱腔和剧情,才能参加实际演奏工作,这对司鼓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演员在演唱时主要靠板鼓掌握节奏,如果节奏掌握不好,势必会导致唱腔节奏的混乱,甚至破坏剧情。
大锣:分高虎音、中虎音、低虎音三种音响。高虎音大锣音量洪亮高亢,音响最强,多用于武打战斗场面,配合堂鼓演奏气氛更为强烈,也可用于欢快喜庆的场面,增强剧情的舞台气氛。中虎音大锣音色宽亮,发音圆润,多用于文戏中人物的念唱,低虎音大锣音色低沉,常用于悲剧,在现代戏中常用于反面人物的伴奏。
演奏大锣时,姿势要端正,两脚站成丁字步,站立在司鼓者的后右侧,站立要自然。演奏时,左手持锣,右手拿锣槌,将小指穿入锣槌杆的绳圈中,以防脱落,用大臂带动小臂,小臂带动手腕,击打锣门,如果演奏“紧急风”就必须全用腕力,否则就会手腕僵硬拖节奏。如何能胜任工作,这就要在平时的练****上多下功夫,勤学苦练,才能得心应手。要求多练****紧急风”这样的锣鼓点,可加大自身的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