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陈仕强
第九节中国的交通运输业
2011年地理高考复习指导
初中地理中国地理中国自然地理概况
交通事业包括运输业和邮电业两个方面。运输业主要是运送旅客和货物;邮电业主要是传递信息和物品。
交通运输事业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促进市场经济发展,发展旅游事业,加强各地区、各民族间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等,都要首先创造便利的运输和邮电等交通条件。因此,交通事业是发展经济的“先行官”,正所谓“道路通,百业兴”“要想富,先修路”。
一、交通运输在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五种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分别是: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包括河运和海运)、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
二、五种交通运输方式
五种交通运输方式比较
方式
优点
缺点
适宜对象
发展
铁路运输
运量大,速度快;运费低,连续性好
线路造价高,占地广;短途运输成本高
长途大宗贷物运输和客运
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高速化(日本新干线、磁悬浮列车)
公路运输
机动灵活,周转快,装卸方便,适应性强
成本高,载重小,能耗大,运费贵
短途货运和客运,承担集散任务
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趋重要(高速公路)
方式
优点
缺点
适宜对象
发展
水路运输
运量大,投资省,运价低(尤其海运)
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
对时间要求不高的大宗和笨重货物
历史最悠久,目前国际间大宗货物运输的主要方式,向巨型化、高速化方向发展
航空运输
最快捷(尤其长途)
运量小、成本高、投资大、技术强
以客运为主,货运多轻型贵重、急需物品
大型化、高速化
管道运输
运量大,损耗小,连续性强,管理方便
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只能运一种货物,且单向运输
长时间向一个方向大量运送气体气体、液体或粉末状、颗粒状固体货物
用新材料替代钢管铺设管道
2、交通运输方式选择的一般原则
货运
货物的性质、数量运距、价格、时效
贵重或急需货物、数量不大
航空
易死亡、变质的活物、鲜货
公路
铁路
水运
大宗笨重货物
液体、气体粉末状固体
管道
客运
短程
远程
发展交通运输时,应注意合理安排各种运输方式的比例;选择运输方式时,应本着“多、快、好、省”的原则,根据运输对象的特点和运输的需要,选择合理的运输工具和运输线路。
价格安全时数目的
下面几种货物从起点运到终点,选择什么运输方式最合适?请在表中空格内打:
货物种类
起点至终点
铁路
公路
河运
海运
航空
管道
两箱急救药品(3吨黄金)
北京—拉萨
1吨活鱼
郊区—市区
1万吨石油
大庆—大连
1万吨大米
武汉—上海
1千吨钢材
鞍山—石家庄
5万吨煤
秦皇岛—广州
三、中国铁路运输-我国最主要的运输方式
新中国成立前,,这些铁路主要集中在东北和沿海地区,广大的内陆地区铁路很少。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加大了铁路的建设,新修了许多铁路干线。例如著名的南昆铁路,将西南内陆和华南联为一体,有利于将大西南的物产输往世界市场。
第二亚欧大陆桥,东起我国江苏省黄海之滨的连云港,西出我国新疆西北边境的阿拉山口,然后再穿越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和荷兰等国,直抵荷兰北海边的鹿特丹港,全长10 900千米。它是一条横贯亚欧两大陆,连接太平洋、大西洋的国际海陆联运通道。第二亚欧大陆桥的建成,在国际海运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从欧洲、中东各国运往亚太地区的货物,可通过此桥运至中国的连云港,再转运至日本、韩国及东南亚的一些国家。
这条铁路线的全程运输要比通过苏伊士运河或绕道好望角的海上运输航线,,比取道西伯利亚的第一亚欧大陆桥距离缩短2000多千米,而且沿线的自然、经济条件都较好。第二亚欧大陆桥的开通,不仅大大缩短了亚欧之间的运输时间,节省大量运费,而且对我国广大西北地区的开发,以及提高东桥头堡连云港在国际海陆空联运中的战略地位,起到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国铁路发展迅速,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通车,至此全国铁路总营业里程近8万公里。与此同时,,这标志着铁路已经覆盖了全国所有的地区、所有省份,标志着中国的铁路交通已经为所有的中国人服务,具有里程碑般的意义和作用。
跨越世界屋脊的青藏铁路
2006年7月 l日,青藏铁路正式全线通车,一条钢铁游龙将史无前例地穿越可可西里、三江源、羌塘草原,进入那个覆盖着冰雪、开着雪莲花的雪域高原深处,到达佛学圣地拉萨。从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青藏铁路的勘测设计工作,到最终全线建成通车,青藏铁路建设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历程。
青藏铁路从西宁至拉萨全长1956公里,是目前世界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