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3
文档名称:

秀水嘉禾-嘉兴城市发展概念规划.doc

格式:doc   大小:429KB   页数:7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秀水嘉禾-嘉兴城市发展概念规划.doc

上传人:buhouhui915 2018/2/13 文件大小:42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秀水嘉禾-嘉兴城市发展概念规划.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秀水嘉禾
——嘉兴城市发展概念规划

回首嘉兴的历史,是一幅幅交织着骄傲与荣耀的辉煌;
关注嘉兴的现状,是一缕缕期待着发展与振兴的渴望;
展望嘉兴的未来,是一片片孕育着生机与活力的曙光……
随着长江三角洲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嘉兴城市建设也即将迎来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可以预料,未来10~15年内,嘉兴城市建设格局将会因应经济的发展而产生一个突破性的改变。这种变化对嘉兴现有的城市结构而言,或许是一种严重的冲突,也或许是一种重构的契机。因此,嘉兴市的领导者从对城市的未来出发,适时地提出对原有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并配合总体规划工作先期进行城市发展概念规划的研究与探索,以期更为科学地分析城市发展的方向与目标,更加宽广地研判城市发展的思路与策略,为即将开展的总体规划工作打下坚实和良好的基础。
本报告将以嘉兴城市发展的一系列研究为基础,根据其历史的脉络、现实的问题、发展的机遇确定未来嘉兴城市发展的目标、方向、理念与策略。
第一章城市的背影——回顾与解读
嘉兴,古称“嘉禾”。以深厚的历史文化和浓郁的水乡风情闻名于世。
几千年的农业文明,造就了嘉兴富饶丰裕的农业经济;形成了嘉兴繁荣兴盛的商业贸易;构筑了嘉兴轻盈精巧的城市格局;营造了嘉兴厚重绚丽的文化沉淀……
今天,站在嘉兴历史发展的新的十字路口,回首千年,往事如烟。我们探寻嘉兴一路走过的足迹,试图解读嘉兴的历史,从中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对历史的认知,更是沉甸甸的对历史文化传承的反思——嘉兴的未来之路在哪里?
:泽国水乡
嘉兴市位于浙江省东北部,地形属浙北平原区,北部为太湖湖积平原,南部为钱塘江冲积平原。地形平坦,略呈南高北低状,。境内基本无山峰丘陵。水网密布,河道纵横,田连阡陌,村落相望,是典型的江南水乡。
据明万历年间《嘉兴府志》记载,“(嘉兴)巨海环其东南,具区浸其西北,左杭右苏,四望如砥。海滨光斥,盐田相望;镇海诸山,隐隐列拱。百川环绕,而鸳鸯一湖蓄其南,诚为泽国之雄”。
嘉兴河道众多,水网交错。京杭大运河、长水塘、平湖塘等八条主干河道汇合入城,市境还有众多次干河道及其它小河道,,为全国之冠。
“水”既成为嘉兴经济与城市发展的基本依托元素,同时也成为构成嘉兴城市特色的重要自然条件。
虽然同属杭嘉湖平原,但嘉兴与杭州、湖州的自然地形还是存在显著差别。“浙西杭州半山半水、湖州亦然,嘉兴水多山少,实为泽坦的地势和密集的水网使得嘉兴市域空间呈现出十分均衡的匀质性特征,这种空间的匀质化对于嘉兴地区传统农业生产和现代城镇布局均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源远流长
嘉兴是中华远古文明曙光的发祥地之一,距今7000年前就有先民在这片土地上渔猎耕作,繁衍生息,并孕育了以中国南方稻作文明而著称的马家浜文化。
马家浜遗址:位于嘉兴市南湖乡天带桥村的马家浜,,是新石器时代著名遗址,距今已有7000年。从出土的石器、陶器、木器、骨器和稻谷、建筑木构件以及动物遗骸分析,当时马家浜居民的生活以狩猎为主,采集和捕捞为辅,并已种植水稻,饲养家畜,营建木构房屋。马家浜遗址是目前太湖流域所发现的最有代表性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被学术界命名为马家浜文化。
先秦时,嘉兴地域称“长水”,又称“檇李”,是吴越争雄之地。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置由拳县,隶属会稽郡。由拳县是全国实行郡县制建置最早的一批县,也是今嘉兴市境建置之始。
三国东吴黄龙三年(公元231),改由拳县为禾兴县,赤乌五年(公元242),又改禾兴县为嘉兴县,嘉兴由此得名。
隋大业六年(公元610)江南运河开凿,成为嘉兴真正繁荣兴旺的起点。
唐末嘉兴始筑外城,原内城遂称子城。至此,嘉兴古城格局基本定型。
南宋建都临安,嘉兴为京畿外围重镇。嘉兴广开圩田,进一步发展了农业,促进了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人烟稠密,灯火万家”,城市己十分繁荣。
明中叶后,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丝绸贸易的兴盛,嘉兴达到繁荣的顶点,时称“浙西大府”,“江东一大都会”。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穿越嘉兴的历史时空,透过嘉兴的发展轨迹,我们能清晰地感应到嘉兴跳动的历史脉搏——以水为载体的农业文明。水成了连接历史与现在的纽带,成了承载嘉兴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千年辉煌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铸就了嘉兴的千年辉煌。
嘉兴地名的由来也说明了其“务农重谷”的特色。吴黄龙三年(公元231年),“由拳野稻自生”,吴主孙权认为是祥瑞之兆,乃改由拳县为禾兴县,并于次年改年号为嘉禾。再改为嘉兴,嘉兴之名由此始,简称“禾”。自三国时期以来,嘉兴境内不断治水营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