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大学计算机基础
信息与发布
考试大纲
模块七、信息获取与发布(笔试:20%;机试:20%)
(1)信息的定义和主要特征(2)信息素养(3)信息获取(4)信息发布
(1)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2)网络信息资源的获取途径和获取方式
(3)
(4)全文搜索引擎的使用(5)目录索引搜索引擎的使用
(1)PowerPoint的工作界面
(2)使用设计模版创建演示文稿(选择版式;文字的输入与格式化;插入图片、声音或影片;插入表格或图表;选择配色方案与背景)
(3)幻灯片的插入、移动与删除(4)设置幻灯片的切换方式
(5)设置自定义动画与超链接(6)设置演示文稿的放映方式
(1)网页与网站(2)HTML语言与可视化网页设计工具
(3)在网页中使用图像、动画。(4)在网页中播放音频文件。
(5)在网页中播放视频文件。
教学目标
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
1、网络信息资源检索
2、Powerpoint及应用
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
1、其它信息发布技术
难点:
1、网页(网站)设计
练台中有部分理论习题;
配套练习册后面有理论试题;
从09年开始的联考试题有笔试和机试题。
信息获取与发布
内容提要
信息概述
网络信息资源检索
PowerPoint及应用
网页设计初步
其它信息发布技术
结束课程
信息概述
信息的定义
1、美国《韦氏词典》把信息释义为:“信息是用来通信的事实,在观察中得到的数据、新闻和知识”。
2、英国的《牛津词典》认为:“信息就是谈论的事情、新闻和知识”。
3、我国图书馆学界一种观点认为:“信息不是事物的本身,而是由事物发出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信号等当中所包含的内容”。
4、控制论的奠基者之一维纳把信息定义为:信息是人们在适应外部世界并使这种适应反作用于外部世界过程中,同外部世界进行交换的内容的总称。
5、信息论的奠基人之一香农把信息系统定义为由信源、信道和信宿组成的系统。
信息:指的是事物存在的方式、运动状态以及这些方式、状态及其变化的直接和间接的表达。
信息概述
信息的特性
载体依附性
可共享传递性
时效性
可变换性
可存储性
数据和信息的区别
数据是记录下来可以被鉴别的符号,它以图形、图像、声音、文字等不同形式存在。
信息是对数据的解释。只有解释后的数据才含有信息。
信息强调含义,数据强调载体;信息强调实际效用,数据强调客观现实。
信息概述
信息素养的内涵
信息素养:可以概括为一个人在获取信息、处理和发布信息、使用信息方面的知识、能力和品格。
可见,信息素养包含了技术和人文两个层面的意义:在技术层面上,信息素养反映的是人们利用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在人文层面上,信息素养反映了人们面对信息的心理状态,也可以说是面对信息的修养。
信息概述
信息的获取
获取信息的途径:直接获取(观察、感受等)和间接获取(网络、报纸等。)
1、基于因特网的信息获取途径:
使用擎
虚拟图书馆
网络信息资源数据库
下一页
2、基于因特网的信息发布方式:
电子邮件
发布网页
BBS
博客
新闻组
即时通信
信息概述
信息的发布
发布网页
论坛公告板(BBS)
新闻组服务
网络技术论坛
网络调查
QQ、MSN、网络会议
电子邮件
博客
信息发布
道德规范
广义地说,通过电视、广播、网络、书刊、报纸、传单、宣传画等手段,向社会推介产品、技术、人才等信息,都属于信息发布的范畴。
目录
网络信息资源检索
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
数量巨大,增长迅速 据统计,目前全球在互联网上有几百万台服务器,若干亿个主页,每天还要新增几百个主页,全网提供的信息总量十分庞大。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数量巨大的网络信息资源来源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内容非常丰富,并且以文本、图像、音频、视频、数据库等多种形式存在。
结构复杂,分布广泛 互联网是开放性的,对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管理并无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信息广泛分布在不同的服务器上,各服务器有不同的操作系统、数据结构、字符集、处理方式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