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中国近现代史纲1.doc

格式:doc   大小:22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近现代史纲1.doc

上传人:mh900965 2018/2/13 文件大小: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近现代史纲1.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中,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经济占主导的地位。
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特点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以儒家为核心。
从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可以看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
第一, 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 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 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仍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四, 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它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而且它的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第五, 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加上中国地域广大,以及在地方性的农业经济的基础上形成的地方割据势力的存在,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后来,帝国主义国家还分别支持不同的政治势力以分裂中国,使中国处于不统一状态。
第六, 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后来加上官僚资本主义),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致大批的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 中国资产阶级主要是由一些买办、商人、地主、官僚投资新式企业转化而成。
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一) 两对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二) 两大历史任务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1864年,又通过中英《北京条约》,割去香港岛对岸九龙半岛南端和昂船洲。
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去中国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和澎湖列岛。
为了统治中国,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在政治上采取的主要方式,是控制中国政府,操纵中国的内政、外交,把中国当权者变成自己的代理人和驯服工具。
? 三元里人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