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读书笔记
叔本华及《叔本华人生哲学》
叔本华(1788—1860)生于波兰但泽(今格但斯克)。父亲海因里希·弗洛里斯·叔本华是非常成功的商人,后自杀。母亲约翰娜·叔本华是当时颇有名气的作家,与歌德等文豪有交往。他和母亲的关系一直不好,隔阂非常深,最后关系破裂。但由于他继承了他父亲的财产,结果使他一生过着富裕的生活。叔本华死后,将所有财产捐献给了慈善事业。叔本华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开创了唯意志主义哲学及生命哲学流派。
《叔本华人生哲学》是叔本华原著代表作的精选译本,基本反映了叔本华人生哲学的主要思想和理论。在这本书中,随处可以体现叔本华的哲学思想,虽然说这本书并不是叔本华的著作之一,我认为这本书已经大体上能使人了解到叔本华的哲学思想。此书有九州出版社与2010年11月份出版,正像出版社在前言中说的那样,这本书是“哲人咖啡厅”系列丛书之一,尽管它为了方便读者的阅读和理解,编辑中对部分内容做了删节,并适当地加了小标题,但这本书仍然是“走近大师的心灵之旅,或许会改变你的一生”。
二、《叔本华人生哲学》的结构和内容
这本书共有四个部分,第一个部分的标题为“人生的智慧”。在这个部分中,凝结了叔本华为人处世所应有的准则和道德。在现实世界中,由于地位和财富等的不同,展示生命的不同的内容,但是无论人们的环境如何地不同,每个人的生命终其一生都是具有相同的性质“集忧患困厄于一身,可怜兮兮的活到死而已”。尽管如此,人也应该拥有健全的人格,人格所具备的一切特质是人的幸福与快乐最根本的和直接的影响因素。这些人格包括“高贵的天性,精明的头脑,乐观的气质,爽朗的精神,健康完美的体魄”,这是人自身的福祈,是幸福的第一要素,所以人们应该尽心尽力地区促进和保存这类使人幸福的特质,而不是外界的财富与地位。幸福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身体健康,叔本华论述最能给人带来直接快乐的是愉悦健康的精神,但是只有健康才能进一步地促进它。有了健康,每件事都是令人愉快的,失掉健康就是失掉了快乐。
对于财富,叔本华认为它既不是自然又不是必要的需求。对于财富,不能用理性定义它的范围,但是要真正的认识到是否拥有财富跟幸福与否是没有关系的。如果人们有钱了,他应该利用这笔钱当做抵御他可能遭遇的祸患和不幸的保障,商人拥有了很多的钱之后,他只能把钱当做工具,当做资本,灵活运用这些钱以保有和增加更多的财富。他还论述,千万不能让穷人拥有很多的钱,因为穷人突然有很多钱之后,他根本不懂得如何使用这些钱,不会理财,
花钱的时候不会像富人那样把钱当做空气那样地有规律地谨慎地花费,而这个时候他只懂得挥霍。对于名誉,官位,名声和荣誉,叔本华认为不应该过分地重视,因为这些都是别人对于自己的看法,评价。要想使自己永垂不朽,就要有崇高的心灵,遵循着自己的兴趣研究自己所喜欢的东西,就会让别人记得你。
第二个部分的标题为“劝诫与格言”, 叔本华引用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的观点“贤哲所追求的不是享乐,而是源于痛苦的自由”,来说明人生的基本的准则或者规则是“痛苦是人生绝对的因素”。一个人生活的舒适和愉快不是衡量幸福的标准,而且如果一个人不去承受痛苦,而去牺牲掉它,就为了获得愉快的话,那这样就是在“追求某种否定的和虚幻的东西”。所以人应该牺牲掉愉快,去追逐痛苦。叔本华批判乐观主义的思想,乐观主义认为,世间万物一切都是好的,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