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叔本华人生哲学叔本华的人生哲学txt 叔本华人生哲学篇一:叔本华人生哲学叔本华人生哲学叔本华(1788-1860),德国哲学家,开创唯意志主义哲学及生命哲学流派。他认为哲学回答的是世界和人类的本质、本源问题,而真正的本质、本源应当从人的内心深处去寻找,这就是人的意志或下意识的生命本能的冲动,或生存(生活)意志。生存环境只不过是对我们产生一种间接影响,每一个人的心灵也并不完全合乎他周围的环境,个人都活在他自己的心灵世界中。至于所处的世界如何,主要在我们以什么方式来看待。第一部分人生的智慧一、生命性质1,亚里士多德将人生幸福分为三类:来自外界的幸福,来自心灵的幸福和来自肉体的幸福;2,叔本华根据其观察人的命运中根本的不同点,(对幸福)做了如下的分类:什么是人,人有些什么,如何面对他人的评价;3,从人格一词的广泛意义来说,人就是人格,其中包括健康和精力、美和才性、道德品质、智慧和教育等;人有些什么指的是人有的财富和可能占有的事物;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主要来自自己的荣誉、名声和身份;4,生命是幸福的主要因素,我们存在的整个过程,在于我们内在的生命性质是什么,这是天经地义和人人都可以体验到的事实;5,人的内在的生命性质是我们心灵满足的直接源泉,而我们不满足的感性、欲望和思想也是来自我们内在生命的性质,环境不过对我们产生一种间接影响而已;6,社会中的成员依身份和财富的不同而扮演不同角色,但大家的内在生命的快乐和欢愉并无多大差异,大家都是集忧患困厄于一身,对自己命运充满渴望和焦虑的可怜演员;个人生命强度并不依其扮演角色的不同而存在差异;7,生命实在客观的一半在命运中,在不同情况采取不同形式,主观的一半属于我们自身;无论外在的环境如何不同,每个人的生命终其一身都具有相同的性质;8,人们能够获得的快乐,事先就由其个性决定了;心性不高的人幸福和快乐的唯一源泉在于其感官嗜好,充其量过一种舒适的家庭生活,与低级伴侣一起俗不可耐的消磨时光;心性可以通过外在努力加以提升;9,心灵的快乐主要依赖我们心灵的能力,愚人终其一生还是愚人,即使在乐园中被美女包围,也难于逃离愚人的个性;10,生命中的主体因素对于人生的快乐和幸福来说,其重要性远超过客观因素;11,在一切幸福中,人的健康胜于其他任何幸福,身体健康的乞丐比疾病缠身的静欢愉的气质,快快乐乐的享受非常健全的体格,理知清明,生命活泼,洞彻事理,意欲温和,心地善良,这些都不是身份和财富所能促成或代替的;13,我们生命快乐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因素是我们的人格,人格比之另两类所描1述的幸福,具有绝对性价值;人除了某些实在的和自然性的必需满足外,一切财富的占有,对幸福一词的适当意义来说,影响是较小的;14,构成幸福的另两类因素的重要性无需强调,第二类和第三类是一种相互关联的因果关系,使别人喜欢自己,不论出于什么方式,其目的还是在于想得到我们所需要的;二、人格,或人是什么1,人是什么比他有什么或他人对他的评价是什么更影响其幸福;人格具备的一切特质是人的幸福与快乐最根本和直接的影响因素;2,持久不变的并不是财富而是人的品格,在人的内在品格中,最能给人带来直接快乐的莫过于愉悦健全的精神;3,促进愉快心情的不是财富,而是健康;4,维护健康需要避免任何种类的过度放纵自己和激烈不愉快的情绪,也不能太抑止自己,常作户外运动,冷水浴和遵守卫生原则;5,幸福基于人的精神,精神的好坏与健康息息相关,所以健康是构成人类幸福最重要的成分;6,忧郁根源于更为内在的体质上,它系于一个人的敏感性和其体力、生命力的一般关系;天才通常是精神力即敏感性很充沛的人;7,忧悒而充满忧郁个性的人所遭遇和必须克服的困厄苦难多半是想象的,而欢乐又漫不经心的人所遭受的困苦都是实在的;凡事往坏处想的人不容易收到失望的打击,反之,凡事只见到光明一面的人却又常常不能如愿;8,美也是健康的事务之一,虽然美只是个人的一种优点,与幸福不构成直接的关系,但却间接给予他人一种幸福的印象;9,人类幸福有两种敌人,痛苦和厌倦;我们远离了痛苦则靠近厌倦,远离了厌倦则又靠近痛苦;生命本身是剧烈地在痛苦和厌倦中摆动;10,心灵空虚是厌倦的根源;增长自己的心灵财富,厌倦所占的地位就会变小;11,世上才智有限的人易生厌倦,因为他们的才智不是独立,仅用来做施行意志力的工具,以满足自己的动机;他们若没有特殊动机,则意志无所求,才智便也休息了,因为才智和意志都须外物来发动;12,闲暇的结果会造成各种可怕的停滞,那就是厌倦;为了消除这种可悲的感觉,平常人用无聊的琐事‘消磨’时光,有才华的人却‘利用’时光;13,一般说来,人若发觉自己无事可做,必然会替那些剩余的精力,寻找一种适当的娱乐,可以将此类嗜好,规则的分为三类,分别代表三种基本力量,也就是合成人类生理组织的三种要素:第一类是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