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移动无线网络优化
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优化主要包括无线网络优化和交换网络优化两个方面。系统的无线部分具有诸多不确定因素,它对无线网络的影响很大,其性能优劣常常成为移动通信网服务质量好坏的决定因素。无线网络的优化是一项任务量大、过程繁杂的工作。以下是在实际工作中对无线网络进行优化的一些经验和体会。
一、发现无线网络质量的途径:
1、DT (驱车测试):在汽车以一定速度行驶的过程中,借助测试仪表、测试手机,对车内信号强度是否满足正常通话要求,是否存在拥塞、干扰、掉话等现象进行测试。
2、CQT (定点网络质量测试):在服务区中选取多个测试点,进行一定数量的拨打呼叫,以用户的角度反映网络质量。测试点一般选择在通信比较集中的场合,如酒店、机场、车站、重要部门、写字楼、集会场所等。
3、OMC数据分析:OMC话务统计是了解网络性能指标的一个重要途径,它反映了无线网络的实际运行状态。通过对其统计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服务区内接通率、掉话率等指标异常的无线小区,另外还可以对无线网络的质量进行全面评估,如切换成功率、寻呼成功率、拥塞率、掉话率等。
4、用户申告:通过用户投诉了解网络质量,具有发现问题及时,针对性强等特点,也是我们了解网络服务状况一个重要的途径。
当然,在实际工作中DT、CQT、话务分析、用户申告这几种手段是相互配合、彼此印证的关系。
二、无线网络故障的分析和排除
当通过各种途径发现无线网络服务质量存在问题时,我们将通过测试数据和参数分析,判断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对网络进行优化。
1、常见的几类硬件故障问题:
(1)、基站覆盖范围的调整
当基站覆盖区域信号不好时,可以通过升降天线高度,检查天线俯仰角和方向角,检查驻波比等手段来增大覆盖范围。当相邻小区产生干扰时,也可以通过这些手段减小基站覆盖范围来减小干扰。
例如:有用户反映某基站附近手机信号不好,在基站周围路测时发现,距基站500米处手机信号电平为-85dBm左右通信正常,距基站3公里处降到-98dBm左右,已无法正常通信,而其间地势平坦无任何阻挡,显然基站覆盖范围明显低于正常水平。经过检查,天线高度和天线俯仰角、方向角都属正常范围,,在对基站安装状况进一步检查时发现,天馈线接口松动是导致驻波比增高,覆盖范围减小的直接原因。
(2)、天馈线的错接引起的通信异常。
测试中发现某公司院内信号时强时弱,在-70 dBm ~-95 dBm间波动(待机和通话状态都有此现象),声音时断时续。经查基站载频板没有问题,此处应为某基站第2小区覆盖的区域,但是多数时间占用第3小区的信号,而且2、3小区切换较频繁。后检查天馈线部分,发现第2小区两根馈线分别错接到1小区和3小区的天线上,这样就造成2小区的覆盖范围与1、3小区的天线覆盖范围重叠,致使2、3小区切换频繁。在馈线重新连接后,小区信号覆盖正常。
(3)硬件老化造成话音质量下降。
手机信号强度高,但通话时话音质量较差,在排除交换侧质量问题和外界干扰等情况外,虽然基站并没有出现告警,但很可能是由于硬件老化造成的。
例如:某基站1小区内用户待机状态信号良好,但用户无论作被叫还是主叫都需要多次拨打,才能接通,而且接通时信号变弱,有时甚至被切换到相邻小区。随后采用对1小区所属的3个载频逐一锁死的方法进行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