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凯迪社区计划生育
篇一:
“洗脸”治不了膏肓的病“洗脸”治不了膏肓的病12877 次点击46个回复黎明于2017/2/29 10:41:58发布在凯迪社区猫眼看人黎明近日有些媒体报道“中国清除‘上吊给绳喝药给瓶’等计生标语”。从2017年开始,国家人口计生委就开始清理、更新冷漠标语,在2017年,还启动了“洗脸工程”,理由是“此类暴力标语容易激起群众反感,引发社会矛盾”。
“洗脸工程”,这个名字起得有意思。脸面脏,需要洗;脸面又很大,脏的很厉害,需要大规模、长时间地洗,不当“工程”来干,就洗不好。
脸面为什么脏得很、要大洗?答曰:
以国家的名义、至上的理由,调动社会资源搞大呼隆、大动作,自己下大力气抹黑、抹脏的。
本来,各地都以耻为荣,拿一坨坨狗屎当大红花戴,用“暴力标语”来显示官员的决心与魄力,用它作政绩和创造性工作的证明。而后来,连创作、散布这些标语的官员,也觉得“过于刺激”,似乎随时随处证明着标语发布方很黑、很暴力,不像个“执政”与“亲民”的样子。
要是真知耻,是好事;只是搓脸皮,说明不愿正视耻在何处。故而,“洗脸工程”其实是个“遮羞工程”或“毁证举措”。为什么计生标语“往往含有冷漠、强制甚至恐吓意味”?须知,在中国出标语可是严肃的正经事,“标语代表官员心”,你的内心,就是真那么冷漠
,真的充满了强制与恐吓的想法。承认这个理,那就该自省、反思,也就是需要把那颗“冷酷的心”,好好洗一洗。
伴随每一场“标语风暴”的,是无数“被计生者”的苦难与屈辱。“暴力标语”在发布之时就激起了群众反感,引发了许多激烈冲突乃至多宗惨烈血案。时至今日,以往的诸多暴力侵权和人身与财产损失事件,仍作为冲突暴发点存在,成为长久的不安全因素和社会隐患。
媒体报道称,“日前,国家人口计生委发布《人口计生户外宣传环境调研报告》,对全国除西藏以外的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计生户外宣传内容、形式、数量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实际上,在这方面,民间已经提交了一些研究成果。
早在十多年前,我就收集各地的标语,以杂文形式,选择一批标语逐条做了点评(网文见《点评百条标语》)。类似的民间文字,是否对计生部门有所刺激,这不得而知,不过,仅超前性这一项,就说明民间观察的人文与技术含量,绝对不比计生部门低。官方欲进行“深入分析”,就该重视民间已经提供的基础与素材。
客观估价“暴力计生后遗症”的严重性,将精力放在“擦屁股善后”这方面,比分析“计生宣传”重要的多。排查究竟留下了多少长期不得解决的案件,搞清楚制造了多少上访户,调查计生收入来源与去向,对计生工作中发生的骇人听闻的事件依法追责……如此,才算得上“真抓实干”和“转变形象”。
我知道不可以对计生部门寄予较高期望,这里,我将“暴力标语”视为官员之“不当言论”,这总不能算苛刻吧。
逮着就扎、跑了就抓,上吊给绳、喝药给瓶;该刮不刮,上房揭瓦,该流不流,杀猪牵牛;打出来,堕出来,刮出来,就是不能生下来;宁添十座坟,不添一个人;宁可血流成河,不准超生一个;一人超生,全村结扎……中国官员发表了这么多恶狠狠、血淋淋、烂乎乎的“不当言论”,为此对国民道个歉,该不该?行不行?去年,有位网友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