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无锡中瑞低碳生态城”规划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10-8-9 [ 大中小] 浏览次数:349 [ 打印] [ 关闭] [ 收藏] 文/无锡太湖城管委会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反思城市现有的发展模式,探索建设低碳生态城市,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共识。无锡作为长三角经济区的重要城市之一,作为一个经济发达和城市化高速推进地区的典型代表,大力发展应用低碳生态技术,破除“苏南模式”的发展瓶颈,建设低碳生态示范区—无锡中瑞低碳生态城,这既是无锡发展的机遇,也是无锡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
一、探索建立宏观生态规划及指标体系
无锡中瑞低碳生态城是中瑞携手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节约资源能源、加强环境保护、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合作项目。中瑞低碳生态城位于无锡新的城市中心太湖新城的核心区,西侧紧邻贯穿整个核心区的湿地公园,南侧是纵深约1公里的环太湖湿地保护区,北侧是部分已建成投用的国际博览中心,。其建设目标就是打造“中国一流、世界有影响力”的低碳生态精品工程、样板工程和示范工程。为此,中瑞低碳生态城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于建立“低碳生态城市”的需要,积极适应全球气候变化,认真研究生态经济、生态人居、生态文化和生态环境的理念和方法,探索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的新模式,从七个方面建立起具有国际水准的中瑞低碳生态城指标体系。
(一)可持续的城市功能:布局高效紧凑,最大限度节约用地;住宅、商业、配套设施混合开发,公共空间有效结合,基础设施完善,社区配套设施齐全,服务半径合理。
(二)可持续的生态环境:保护利用自然地貌,提高空气、噪声、地表水质标准,保持良好自然环境;增大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提升排氧能力和碳汇能力,以本地为主选用绿化物种,确保区域景观丰富多样。
(三)可持续的能源利用:结合本地气候和资源条件,积极使用太阳能和地能,提高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全面使用建筑节能材料和设施,降低单位面积建筑年耗能,大力压降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
(四)可持续的水资源利用:使用节水管材及器具,采用统一的雨水收集、中水回用和净水直供等系统,最大限度提高水循环利用效率,倡导节水生活方式,压降人均淡水消耗量。
(五)可持续的固废处理:应用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技术,建设垃圾真空收集系统,实现垃圾分类收集、资源循环利用和储运无损漏,提高垃圾回收再利用率。
(六)可持续的绿色交通:优化公交线路设置,提高公交设施使用的便利程度,打造环境宜人、便于通达的慢行交通系统,倡导绿色出行方式;建设可再生能源充电(气)站,到2020年所有公交车辆全部使用可再生能源。
(七)可持续的建筑设计:考虑长江中下游地区特点,以南北向建筑布局为主,鼓励自然通风设计;大量采用遮阳、保温、隔音等环保技术,最大限度提高建筑节能,降低单位建筑能耗。
二、优化技术实施方案和建设导则
中瑞低碳生态城委托瑞典腾博公司进行整体规划和城市设计,采用世界上领先的
生态节能环保技术,贯穿始终生态优先、以人为本等理念,在新能源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和固体废弃物处理等方面形成无锡的亮点和特色。
(一)坚持一流标准。通过国际合作,在规划设计、技术应用、生态建设、城市管理等方面,借鉴国内外先进生态城市建设理念和成功经验,按照“七个可持续”标准,高标准建设一流领先的中瑞低碳生态城。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