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历代医药学典籍中的铁皮石斛
铁皮石斛以其神奇的功效为历代医家学者所推崇, 更被作为“药中上品”而记载于历代医药学典籍中。
我载铁皮石斛:“味甘,平。主伤中、除痹、下气、补五脏虚劳、羸瘦、强阴。久服厚肠胃、轻身、延年。”
魏晋时期医药家陶弘景在其所著《名医别录》中描述铁皮石斛:“益精补内绝不足,平胃气,长肌肉,逐皮肤邪热气,脚膝疼软弱,健阳,补肾积精。”
唐开元年间的道家经典《道藏》将铁皮石斛、天山雪莲、三两重人参、百二十年首乌、花甲之茯苓、深山灵芝、海底珍珠、冬虫夏草列为中华九大“仙草”。
明·兰茂所著《滇南本草》记载铁皮石斛:“味甘、淡,性平。升也,阴中之阳也。平胃气,能壮元阳,升托,发散伤寒。”
明·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记载铁皮石斛:“除痹下气,补五脏虚劳赢瘦,强阴益精。久服,厚肠胃,补内绝不足,平胃气,长肌肉,逐皮肤邪热痱气,脚膝疼冷痹弱,定智除惊,轻身延年。益气除热,健阳,逐皮肤风痹,骨中久冷,补肾益力。冶发热自汗,痈疽排脓内塞。”
《日华子诸家本草》:“治虚损劣弱壮筋骨,暖水脏,益智,平胃气,逐虚邪。”
明代中药理论专著《药品化义》论述石斛功效:“治肺气久虚,咳嗽不止。
”
清代医学家赵学敏撰写的《本草纲目拾遗》记载铁皮石斛:“清胃除虚热,生津巳劳损,以之代茶,开胃健脾。定惊疗风,能镇涎痰,甘芳降气。”,更赞铁皮石斛为“滋阴补益珍品”。
中医临床家施今墨在《施今墨对药》中对石斛的功效作了较全面的论述,“石斛养胃阴,生津液,清虚热,止烦呕,用于治疗胃阴不足、虚火上炎所致的烦渴,干呕,饮食乏味,胃脘疼痛,舌干而红,或光剥无苔等症;石斛也治热病后期,阴液亏损致虚热微烦,口干口渴,食欲不振,自汗等症;石斛还能涩元气、强腰膝、坚筋骨,用于治疗腰膝软弱无力,阴囊潮湿,精少,小便余沥等症。”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论述铁皮石斛:“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用于阴伤津亏,口干烦渴,食少干呕,病后虚热,目暗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