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1
文档名称:

隧道施工技术交底.doc

格式:doc   大小:880KB   页数:4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隧道施工技术交底.doc

上传人:mh900965 2018/2/20 文件大小:88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隧道施工技术交底.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隧道施工技术交底
一、施工测量
隧道控制测量由指挥部精测组负责,主要是利用GPS全球定位系统建立洞外导线控制网,并随隧道施工进度将导线点引测入洞。
项目部测量组负责进行洞内日常测量工作,依据精测导线点测量隧道中线、开挖轮廓线及高程。
测量作业程序流程图
开工前交接桩
控制网、水准基点开工复测
控制网、水准基点加密防护
施工中复测检查
施工测量
竣施工测量
测量成果报监理工程师及业主

平面控制附合导线:施工前精测组人员对设计院交接的导线网点和水准基点进行复核测量,经过平差报测量监理工程审核批准后作为施工用控制点。隧道每掘进100m进行洞内外导线控制点联测一次。导线点位使用钢筋(钢筋顶上刻十字线)埋于洞口附近坚固稳定的地面上,并用混凝土固定桩位,点与点之间通视良好。
高程控制测量:利用平面控制点的埋石作为高程控制点,精密水准点的复测采用S1等级水准仪对所交精密水准点进行复测,往返测量。观测精度符合偶然误差±2mm,全中误差±4mm,往返闭合差≤±8(L为往返测段路线段长,以km计)。两次观测误差超限时重测。当重测结果与原测成果比较不超过限值时,取三次成果的平均值。

洞口测量:隧道洞口开挖前按设计图纸尺寸,用全站仪在地面上放出洞口边仰坡开挖轮廓线,十米桩中心坐标点位,以放出的坐标点为中心放出开挖边线桩,控制洞口边仰坡的开挖。
洞身测量:施工前精确计算隧道百米桩的坐标及各结构部位标高,并按每10m编制出标高表。测量人员利用洞内外导线控制点,及时向开挖面传递中线和高程,测设隧道开挖轮廓线、支护钢架架立前后和二次衬砌立模前后轮廓尺寸。

每10m对已衬砌段隧道净空采用断面扫描仪进行洞身净空检查,隧道洞身开挖贯通后,由指挥部精测组人员进行贯通测量,并报测量成果报监理工程师和业主有关部门。二、洞门施工
洞门及洞口段施工顺序为:测量放线→截水天沟→洞口土石方开挖→边仰坡刷坡与防护→套拱施工→超前小导管→进洞施工→洞口衬砌→洞门→回填。
1洞口开挖
洞口测量:依据设计准确放出开挖边线、截水沟的位置,及洞口中心桩位置、洞门里程和底板标高,并报监理工程师批复后方可施工。
洞口开挖:采取自上而下,分层开挖,分层高度2~3m,表层土采用挖掘机开挖,以下采用钻爆法开挖,装载机配合自卸车运碴。
洞口锚喷防护:边仰坡刷坡自上而下分层进行,人工配合修整,每层高度2~3m,随开挖及时进行锚网喷支护。做好坡面喷砼防护层与原坡面衔接,防止坡面风化,引起水土流失、导致边仰坡防护受到损坏。
洞口防排水:洞口土石方开挖前,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洞顶截水天沟施工,截排地表水,对地表进行处理,确保边仰坡稳定。
洞口土石方开挖后,截水天沟排水引入地面排水沟。
2进洞施工
本着“早进晚出”的原则,隧道洞口开挖完成后,应按设计要求施工大小导管超前支护及早进洞。
3洞门修筑
在进洞施工正常后,及时进行洞口段二次衬砌,二次衬砌砼达到一定强度后开始进行洞门混凝土整体浇筑,浇筑时采用钢管搭设脚手架,大面积钢模板立模,混凝土输送泵浇筑,插入式振捣器振捣。
三、超前小导管支护
超前小导管采用φ50无缝钢管制作,管长采用5m(),导管加工在现场专业车间进行,其注浆孔采用钻床成孔,先将导管一端做成尖形,另一端加焊ф6管箍,并经质检人员检验合格方可交付使用。钻孔采用YT-28风动凿岩机
钻孔,钻孔完成后凿岩机送管入孔,尾管并与钢架焊接固定,小导管外插角符合设计,用注浆泵进行注浆作业,注入水泥单液浆,,施工中根据现场试验确定合理的注浆参数。
超前小导管施工工艺流程图
施工准备
顶进小导管
设备准备
刚(花)管加工
材料准备
测量放样
注浆设计
制定施工方案
孔位放样
注浆
注浆站布置
注浆管路检查
拌浆
压力流量达到要求


连接注浆管路
钻孔
清孔
结束
工艺要点如下:
(1)施工准备
喷射混凝土封闭掌子面,备齐各种机具、材料,施工前精确测量放样。
(2)小导管施工
钻孔:按照设计要求,利用风动凿岩机钻孔,钻孔直径比钢管直径大3~5mm。
小导管安装:采用风动凿岩机钻孔后,将小导管穿过钢架,用锤击或钻机顶入,顶入长度不小于钢管长度的90%。然后用高压风将钢管内的砂石吹出。
堵孔:小导管安设后,用塑胶泥封堵孔口和周围裂隙。必要时在小导管附近及工作面喷射混凝土,防止工作面坍塌。
注浆作业:
注浆采用专用注浆泵注浆,浆液采用单液水泥浆,在小导管前端安设分浆器,一次注入3~5根小导管。
清孔后由下至上的顺序施工,由两侧对称向中间进行,浆液先稀后浓,注浆量先大后小。
注浆压力按分级升压法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