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高一政治《经济生活》
第一单元复习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货币
消费
价格
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货币
货币的产生和作用
信用工具和外汇
商品
定义
两个基本属性
货币的产生过程
货币的基本职能
信用工具
信用卡
支票
外汇与汇率
外汇
汇率
: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货币
考点一:货币的本质
基本属性
使用价值(自然属性)
价值(社会属性)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
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
扩大的物物交换
商品——一般等价物——商品
商品——金属货币——商品
商品——纸币——商品
偶然的物物交换
3、货币的产生过程
4、货币的含义与本质
货币: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
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2、其他职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考点二:货币的职能:
1、基本职能: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 。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购买手段)
支付手段
贮藏手段
世界货币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含义
特点
货币______其他一切商品的______ 的职能(原因:货币也是商品,也有____ )
货币充当_____________的职能
只需用_______的货币
必须用________的货币
观念上
现实
表现
价值
商品交换媒介
注:用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就叫______
价格
价值
退出流通,当作财富保存时行使
支付债务、工资、利息等时行使
超越国界时行使
货币的职能:
A、1台彩电标价3000元
B、财务人员向工人发月工资1500元
C、张三在市场上用10元钱买一斤肉
D、李四到银行取回1万元存款的利息
E、奶奶收藏有10块银元
F、清政府向日本赔偿军费2亿两白银
(价值尺度)
(支付手段)
(流通手段)
(支付手段)
(贮藏手段)
(世界货币)
——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基本职能) 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张采用银行按揭贷款的方式购买了售价为30万元的新房,首付现金8万元,然后在15年内付清银行贷款22万元及利息5万元。其中5万元利息、30万元房价、8万元首付金分别体现了货币的职能。
、流通手段、价值尺度
、支付手段、流通手段
C. 支付手段、流通手段、贮藏手段 D. 支付手段、价值尺度、流通手段
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货币
(1)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可任意发行纸币。纸币的发行量要以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2)纸币与金属货币相比具有的优点为:制作成本低/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所以纸币被世界各国普遍使用。
(3)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是=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这也叫货币流通规律)
(4)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现象。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反的一种经济现象。它表现为物价全面持续、通常伴随着经济衰退出现。两者共同的根源都在于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矛盾和不平衡,两者共同的后果都会影响正常的经济生活和秩序,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应对。
考点三:纸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