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构建合理的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doc

格式:doc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构建合理的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doc

上传人:管理资源吧 2011/8/26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构建合理的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构建合理的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
一、绩效评价的历史回顾
绩效评价(Performance Evaluation)工作属于管理工作的范畴,本质上是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服务的。绩效评价工作的产生、发展与绩效评价工作所处的社会经济、人文环境密不可分。绩效评价工作历史久远,人类将劳动成果与劳动耗费的最初比较可以效评价工作的雏形,而绩效评价工作的真正发展是在16世纪以后ssbbww。随着现代公司制度的出现 tt 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使得所有8 tt 借助一定经营者的经营绩效做出评价。因为8 Tt t 8. com企业的约束机制即使很健全,由于. com不存在强式的资本市场,信息的不对称使得经营者的努力程度
和经营水平不能够SSBBww被所有8 tt 者完全8 t tt8. com了解。在约束机制不能够SSBBww解决8t t t 8. c o m这些问题时,业绩评价制度可以业绩进行评价的基础上对经营者的努力结果进行相应的奖励,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在一定
上可以机制的缺陷,激励经营者更好地完成所有8 tt 者要求
dDdtt
达到的目标。绩效评价工作随着管理理论的发展而逐步得到完善。企业绩效评价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成本绩效评价阶段、财务绩效评价阶段和企业绩效评价指标创新阶段。(注:张蕊。企业经营绩效评价理论与方法的变革[ J].会计研究,2001,(12)。)
成本绩效评价阶段(19世纪初—20世纪初)。19世纪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以及资本主义革命的进行,使得机器大生产代替了手工工场,资本雇佣劳动的制度也随之确立。经营规模的扩大,对管理提出新的要求
dDdtt
,。该时期管理的主要特点就是 t t 8. c o m劳动分工与生产协作问题,管理者不仅要解决8t t t 8. c o m企业内部的分工协作还应协调企业与外部的分工协作,通过社会化的分工协作实现社会化的大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工业化大生产的初期阶段,产品市场竞争不够激烈,产品销售量基本不受限制,成本指标成为绩效评价的主要内容。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电气时代逐步取代了蒸汽时代;海外市场的开拓,企业的生产规模进一步的扩大,生产更加专业化,劳动生产率亟需提高。该时期的管理思想家主要有泰勒(F·W·Taylor)、法约尔(H·Fayo1)和韦伯(M·Weber)。这些思想家对管理理论的研究主要侧重于管理职能、组织方式等,关注的主要是效率问题,而对人的心理因素及行为特征研究甚少。与泰勒提出科学管理的思想相呼应,美国人哈瑞设计了最早的标准成本会计制度,实现了对成本会计制度的革新。以标准成本为依据来进行经营业绩的评价逐步取代了传统的成本会计评价方法。标准成本制度的建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经营绩效评价的传统观念,从事后评价转变为事前预算、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的评价控制模式。财务绩效评价阶段(20世纪初—20世纪90年代)。20世纪初,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推进了公司组织形式的变化,单一的以成本为依据进行的绩效考评已经不能满足实际
,1903年,杜邦公司发明了以股权收益率(ROE)为考核中心的杜邦分析法。该方法通过对股权收益率的分解,即将股权收益率分解为资产回报率(ROA)和利润率(PM),总结分析影响公司经营绩效的诸多因素所起的影响作用。股权收益率反映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