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教案矿井防灭火
授课:毛现军单位:安全科
平煤集团公司建矿以来曾发生火灾事故
1、1975年10月,一矿皮带摩擦引起火灾,死亡4人。
2、1983年7月31日,高庄皮带摩擦引起火灾,死亡11人。
3、1994年8月3日,八矿皮带摩擦引起火灾,死亡17人。
第一节矿井火灾的概念
一、矿井火灾:
二、矿井火灾的构成因素:
三、矿井火灾的分类:
四、矿井火灾的主要危害:
一、矿井火灾:
矿山范围内发生的一切非控制燃烧现象称为矿井火灾。
火灾是失去蔓延控制,造成人或物的损失的燃烧现象,称为火灾.
二、矿井火灾的分类:
1、根据火灾的发生地点的不同分:
地面火灾和井下火灾
2、根据发生火灾的先后分:
原生火灾和次生火灾
3、根据引火源的不同分:
外因火灾和内因火灾
1)外因火灾(外源火灾)
由外来热源引起的火灾。
特点:发生突然、发展迅速,常出乎人意料之外,无征兆。
如:明火、电火、炮火、瓦斯煤尘爆炸火等。
2)内因火灾(自燃火灾)
可燃物体自身受到某些化学或物理化学作用而发展起来的火灾。
特点:发生比较缓慢、火源隐蔽、扑灭较困难,但早期有预兆,易于发现。
三、矿井火灾的构成因素:
1、热源
2、可燃物
3、空气
四、矿井火灾的主要危害:
1、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
案例:1983、7、31高庄矿火灾事故。
2、引起瓦斯、煤尘爆炸
案例:1995、6、23淮南谢一矿瓦斯爆炸事故。
3、毁坏设备和资源
第二节煤炭自燃
一、煤炭自燃的原因:
煤→见风→氧化→生热→积热助氧化的反复进行,直至发火。
二、煤炭自燃的发火条件:
1、煤本身具有自燃倾向性,
;
3、连续供氧;
4、热量易积聚;
三、煤的自燃发展过程:
(一) 低温氧化阶段(潜伏期)
特点:1、煤体的重量略有增加;(增重=吸氧重)
2、煤的着火点降低。
(二) 自热阶段(自热期)
特点:
1、O2减少;
2、CO、CO2、增加;
3、空气中温度升高、出现雾气和水珠。
(三)燃烧阶段(燃烧期)
特点:
1、产生大量可燃气体。如:CO和其它碳氢化合物。
2、火区附近温度显著增高,出现特出的火灾气味、烟及明火。如:煤油味等。
四、煤的自燃倾向性:
指煤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自燃的可能程度,具体分级如下:
煤的自燃倾向性(褐煤、烟煤类)
自燃等级
自燃倾向性
30℃常压下煤的吸氧量(㎝3/g干煤)
Ⅰ
容易自燃
≧
Ⅱ
自燃
~
Ⅲ
不易自燃
≦
附:平煤集团矿井自燃等级鉴定结果
一类(容易自燃)矿井: 十一矿、高庄、大庄、香山公司、劳服云台矿
二类(自燃)矿井: 五、六、八、十、十二、十三、朝川、三环公司、七星公司
三类(不易自燃)矿井:一、二、四、天力公司先峰矿
五、影响煤炭自燃的因素:
1、内在因素
1)煤层厚度和倾角
2)煤层埋藏深度
3)地质构造
4)围岩性质
5)煤的瓦斯含量
6)含硫量
2、外在影响因素
1)开拓开采条件
2)漏风条件
3)采空区的管理
六、煤炭自燃的早期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