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水下混凝土浇筑
一,施工准备
一、孔形、孔径、孔深、孔位
二、泥浆相对密度、倾斜度、沉渣厚度
三、钢筋笼安装高程
(1)开灌前,含砂率<4%,泥浆相对
~。
(2)钢筋笼安装就位并经复核平面偏差在10mm,高程在±50mm以内。
(3)沉渣经测定符合摩擦桩≤20cm,端承桩≤5cm的要求。
质量检查内容:四孔三度一高程
二、施工工艺流程及施工工序
1、灌注方案的设计
(1)钢导管配置
内径一般为20~35mm,每节2~3m,配1~2节1~。导管下端至孔底一般为25~35cm,首次灌注导管的埋置深度应该不小于1m。必须连续灌注,把握好提升的速度。—。
(2)导管水密承压和接头抗拉试验
使用前需要检查导管是否漏气、漏水、变形,接头连接要牢固可靠,并且要定期(一般每半个月)进行一次水密性试验,
,,p=rchc-rwHw
式中:p为导管可能受到的最大内压力(kPa);
rc为砼拌和物的重度(24kN/m3);
hc为导管内砼柱最大高度(m),以导管全长或预计的最大高度计;
rw为井孔内水或泥浆的重度(kN/m3);
Hw为井孔内水或泥浆的深度(m)。
(4)混凝土进入导管的塌落度为18~25cm。桩径小、桩身短的应该取低限,反之取高限。首批灌注的混凝土初凝时间不得早于灌注桩全部混凝土灌注完成的时间。灌注需要较长时间时可以加入混凝剂,减缓初凝时间。运输时间和距离应该尽量缩短,灌注前混凝土的塌落度损失不应该超过2cm。
水限制下混凝土拌制物运输时间
计算和控制首批封底混凝土数量,下落时有一定的冲击能量,能把泥浆从导管中排出,并能把导管下口埋入混凝土不小于1m深。足够的冲击能量能够把桩底沉渣尽可能地冲开,是控制桩底沉渣,减少工后沉降的重要环节。
1、桩基混凝土采用罐车运输配合导管灌注,灌注开始后,应紧凑连续地进行,严禁中途停工。
2、在灌注过程中,应注意观察管内混凝土下降和孔内水位升降情况,及时测量孔内混凝土面高度,正确指挥导管的提升和拆除;导管的埋置深度应控制在2~6m,同时应经常测探孔内混凝土面的位置,即时调整导管埋深。
灌注水下砼时,应经常探测孔内混凝土面至孔口的深度,以控制导管埋深。如探测不准确,将造成埋深过浅,导管提漏,埋管过深拔不出或短桩事故。因此,在水下混凝土灌注桩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一定要由具有高度责任心的人来操作。(严格控制三度:砼高度、埋管深度、桩顶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