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技术交底记录
工程名称
渭南渭河特大桥
接受交底队组
混凝土班
交底项目
水下混凝土灌注
交底日期
2006年05月30日
一、技术要求
1、钻孔至设计标高检查合格后即进行清孔。静态泥浆护壁、旋挖钻机清孔方法宜选用掏渣法,本工程为摩擦桩,清孔后的泥浆各项指标、沉淀层厚度满足验标要求。
2、清孔后,立即组织钢筋笼吊放,要求吊放钢筋笼时对准孔位中心,扶稳、缓慢、匀速的下放,避免碰撞孔壁,发生坍孔,到位后立即固定,吊装环长度根据钢筋笼顶标高、护筒顶标高及垫木厚度确定。
3、钢筋笼吊入固定后,应逐步安装导管,根据施工平台及孔底标高确定导管长度,并在施工记录本中画出导管立面图,标出各节导管长度,以此确定提升导管长度,防止拔漏。导管安放接触孔底后提升300mm~500mm。
4、导管内壁光滑圆顺,内径一致。使用前应试拼、试压,不得漏水,并编号及自下而上标示尺,导管轴线偏差不宜超过孔深的5%,亦不大于10cm。
5、首批混凝土拌和物下落后,立即测探孔内混凝土面高度,计算
交底人: 施工负责人: 接收人:
共 5 页第 1页
技术交底记录
工程名称
渭南渭河特大桥
接受交底队组
混凝土班
交底项目
水下混凝土灌注
交底日期
2006年05月30日
出导管埋置深度,导管埋入砼中的深度不得小于1m,且不宜大于3 m。即可正常灌注。水下砼坍落度应采用18~22cm。
6、混凝土应连续灌注,不得中途停顿。灌注中应经常采用测锤准确测量混凝土顶面标高,严格控制导管埋深(埋置深度宜控制在2~6m)。
7、在灌注将近结束时,由于导管内混凝土柱高度减小,压力降低,而导管外的泥浆稠度增加,相对密度增大,如在这种情况下出现混凝土上升困难时,可在孔内加水稀释泥浆,并掏出部分沉渣,使灌注工作顺利进行。在拔出最后一段长导管时,拔管速度要慢,以防止桩顶沉淀的泥浆挤入导管下形成泥心。
8、在砼浇筑过程中,应设专人测量导管埋深,并做好记录,此项工作由现场技术负责。
9、为消除沉渣影响,确保成桩质量,~。
10、浇筑过程中,因导管漏水或拔出砼面,机械故障操作失误或其他原因,造成断桩事故时,应予重钻或会同有关单位研究补救
交底人: 施工负责人: 接收人:
共 5页第 4 页
技术交底记录
工程名称
渭南渭河特大桥
接受交底队组
混凝土班
交底项目
水下混凝土灌注
交底日期
2006年05月30日
措施。其他详见混凝土总交底。
二、质量交底
1、本工程严格按《验收标准》及《施工技术指南》的要求办理,以确保施工质量。本工程采用无损检测。
2、钻孔成孔后要及时灌注,不得过夜,以免造成缩径和塌孔。
3、测绳要定期用检测过的钢尺校验,当更换测绳、搭接测绳或其他不明情况发生时,要随时用钢尺检验。
4、混凝土灌注完毕,开始初凝,即割断钢筋笼挂环,使钢筋骨架不影响混凝土的收缩及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力。
5、灌注导管使用后要及时用水清洗,管壁、法兰盘要经常检查,随时清除砂眼、接口变形等隐患,破损的胶垫要及时更换。
6、砼试块强度必须达到或超过设计强度(平均强度)。
三、安全交底
1、现场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严禁非操作人员操作。
2、吊车吊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