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统一目标,脚踏实地;统筹资源,协同联动与省地市共谋规模发展之道
*
我们为何而来?
1
我们发展中共同的痛点与机会点在哪里?
与省地市经营当中各自为战,互相不知道对方在做什么,缺乏协同
电商服务水平与行业标准相距甚远
经营中的痛点
希望抓住的机会点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
O2O结合所带来的化学反应——相互之间互补所带来的客流与转化率
我们为何而来?
针对痛点和机会点,和省地市公司寻找协同契机,挖掘市场商机,作出业绩政绩
*
我们想干什么?
2
基于网厅、无线、合作三大主战场,做好“集团+省地市”以及“电子+实体”两个维度的协同与联动,与省地市结合,脚踏实地,在“有效益的规模发展”的统一目标下,围绕六个建议,提升整体经营能力。
建议一:激活三大触点,打造具有电信特色的O2O生态圈
5
*
1-4级自营厅、3星以上专营店全开通
覆盖20万异业网点
销售200万合约机
拓展300家合作商户
码上天翼
异业网点拓展
Mini厅
行业合作切入
网店/微店
门店互联网化
微易信开店
热门场景
异业覆盖弱,货品少
商户单一,手段少
有大量门店,客流少
二维码商品
快速返佣
电渠嵌入客户
一点受理
依托集团电渠集中运营支撑平台
拓展500家异业商家
电渠嵌入客户
多触点
跨界合作
跨界合作切入
跨界合作弱,触电少
建议一:激活三大触点,打造具有电信特色的O2O生态圈
触点一:打造异业合作联盟,延伸跨界O2O触角
光大银行mini网厅
中原地产mini网厅
线上
线下
线上
线下
结合广东省成功经验,联合有实力的异业合作伙伴,打造优势产品,利用差异化营销场景,促成销售。
建议一:激活三大触点,打造具有电信特色的O2O生态圈
触点一:打造异业合作联盟,延伸跨界O2O触角
9月30日
O2O平台建设需求
异业联盟项目规划
10月15日
O2O平台功能建设
省地市走访调研
10月31日
集团文件下发
全国工作组团队组建
白皮书指导规范
12月31日
15年全国电渠异业联盟O2O发展目标及计划
11月31日
省地市异业联盟行业上报
建立上下行两通报机制
9月30日
分工界面流程梳理
项目交流学习
地市层面
省层面
集团层面
10月15日
省内各行业需求调研报告
10月31日
集团文件解读
省内工作组组建
11月31日
14年、15年拓展行业计划及商业模式
12月31日
14年项目发展情况总结分析,15年发展计划
9月30日
分工界面流程梳理
14年试点地市落实
10月15日
本地各行业需求调研报告,执行方案
10月31日
商家产品选型
项目组行业划分、划小承包、商业模式
11月31日
14年重点商家拓展情况
15年拓展商家拓展计划、商业模式
12月31日
14年商家发展情况总结分析,15年发展计划
建议一:激活三大触点,打造具有电信特色的O2O生态圈
触点二:营业厅与网厅开放合作,提高触点客户转化率
扩大门店销售半径,延长经营时间,增加潜在客流,提升销售手段
引导用户线上自助服务,培养客户使用习惯,降低门店服务成本
拟在四季度结合省地市公司意愿开展试点
一站式服务,线上线下商品全覆盖
1
2
iP自动识别,区域内店铺自动推荐
3
本地商家自动推荐
最便宜的价格,多店对比寻优惠
iP识别
集团:
搭建电信厅店平台,支撑线上开店
制定业务流程和管理规范
订单流程贯通,及时传递到门店
线上渠道推广,宣传网店
省公司:
各省、市设有专门的业务接口人
分省、市进行门店资质、规模的审核
省、市内门店开店培训
培养门店店员线上营销的能力
地市门店:
设有专门人员对平台进行运营(号池、销售品、店面装修等)
建立从线下到线上的引流机制
建议一:激活三大触点,打造具有电信特色的O2O生态圈
触点三:积极布局新媒体,实现流量汇聚
两类模式、四级权限,为省地市提供灵活而统一的微易信公众号管理
省市没有独立账户或能力,建议直接推广集团统一账户
集团平台封装服务能力通过支撑平台实现消息、营销活
动、流量包订购等本地化运营
菜单由集团管理,省市不能修改
集团平台提供全部能力,各省无需开发。
省市保留使用原有的账户,纳入集团平台
部分服务或产品调用集团能力
通过集团平台配置本地消息、营销活动流量包订购等
本地链接
本地自主运营,自行配置本地开发能力
账户
接入
功能
接入
用户
集约微信、易信
能力支撑平台
微店销售
各级公众号
集团-省-地市-厅
自助服务
查询、充缴、办理、客服
通过集团统一能力支撑平台:
打造账号集群,各账号间形成归属层级关系,粉丝共享
上级账号可对下属子账号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