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论我国企业中管理会计的现状
系别:财金系
班级:2009级会计电算化一班
姓名:王然
学号:2009131121
论我国企业中管理会计的现状
2009级会计电算化一班王然 2009131121
管理会计作为会计的两大分支之一,其在利用财务会计历史资料和信息进行科学预测分析、优化资源配置与使用、准确调节和控制各类经济活动、合理评价考核业绩等方面上的功能是不可替代的。从管理会计的内容看,他完全冲破了传统会计的束缚,广泛吸收了现代行为科学、管理科学和系统理论,形成了一门综合性多学科的科学。它既是会计的一个分支,同时也是企业管理的组成部分。
然而,现阶段我国管理会计的应用情况并不理想,大部分企业对全面预算、风险分析、差量分析、长期投资决策方法、企业员工业绩评价等管理会计知识知之甚少,企业领导者和会计人员缺乏基本的管理会计观念,更谈不上应用这些方法去参与经营、决策,管理会计在中国并没有引起多数企业的重视,仍然处于一种漂浮状态。
一、我国管理会计实际应用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向管理要效益的目标明确,在建立、完善和深化各种形式经济责任制的同时,将厂内经济核算制纳入经济责任制,形成了以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为基础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责任会计模式。鞍钢的班组经济核算、首钢的全面内部经济责任制度在当时受到广泛的关注。许多大中型企业尝试采用了管理会计的一些方法后,在改进经营管理和提高效益方面,收到了一定的效果。成本控制渗透到各个环节,一些企业结合国情,推行了成本目标管理、价值工程和产品质量成本管理,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标准成本制度。推行变动成本法,更好地满足了成本预测和决策的要求。90年代后邯钢实行的“模拟市场,成本否决”引起了国内外的普遍关注,有人说邯钢经验是美国的“泰罗制”,邯钢的“成本否决”就是“泰罗制”的标准成本制度,也有人说邯钢经验完全称得上是战略管理会计运用的范例,是管理会计在我国应用的成功典范。之后,适时制、作业成本法、人本管理思想受到重视。
二、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
1、成本性态分析。
所谓成本性态,是指在业务量变动的情况下,某一类成本的变化形态。按成本性态分类,可将成本划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成本性态分析,是研究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依存性(即成本性态) ,考察不同类别的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特定数量关系,把握业务量的变动对各类成本变动的影响。
由此可见,成本性态问题,实际上就是将成本按其同业务量的相互关系,进行适当的分类。研究成本性态,主要是处于两个方面的需要: 一是成本控制需要;二是计划编制工作的需要。进行成本性态分析,有助于企业从数量上具体掌握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规律性联系,为充分挖掘内部潜力、实现最优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2、 CVP 分析。
CVP 分析,是在成本性态分析和变动成本计算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的一种分析方法。 CVP 分析,全称为:成本- 业务量- 利润分析,是研究企业内的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三者之间变量关系的一种数学分析方法。具体地说,它是建立在成本性态分析的基础上,以数学化的会计模型与图示,来揭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销售量、单价、销售额、利润等变量之间的内在规律联系,为会计预测、决策、和规划提供必要的财务信息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
CVP 分析是管理会计中一项重要分析法,其对于正确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