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黄瓜的生物学特性.doc

格式:doc   大小:28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黄瓜的生物学特性.doc

上传人:mh900965 2018/2/23 文件大小: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黄瓜的生物学特性.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黄瓜的生物学特性
黄瓜属喜温作物。种子发芽适温为25~30℃,生长适温为18~32℃。黄瓜对土壤水分条件的要求较严格。生长期间需要供给充足的水分,但根系不耐缺氧,也不耐土壤营养的高浓度。~。黄瓜可四季栽培。冬春栽培时多用育苗种植。多用支架栽培,不搭架的称地黄瓜。生长期长,肥量大,中国概以基肥为主,并在生长期间多次追肥。少雨地区适量浇水,多雨地区注意排水防涝。采收分次进行。嫩果一般在雌花开后7~15天采收。主要病害有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疫病、角斑病和炭疽病等。主要害虫有:棉蚜、红蜘蛛、温室粉虱、侧多食趺线螨、黄守瓜和种蝇等。黄瓜属常异交作物,应隔离采种。嫩果作蔬菜食用。果肉可生食。所含蛋白酶有助于人体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果实可酸渍或酱渍。

黄瓜的根由主根、侧根、须根、不定根组成。黄瓜属浅根系,通常主根向地伸长,可延伸到1米深的土层中,但主要集中在30厘米的土层。主很上分生的侧根向四周水平伸展,伸展的宽度可达2米左右, 但主要集中于半径30~40厘米的范围内,深度为6~10厘米,黄瓜的上胚轴培土之后可分生不定根。
黄瓜根系好气性较强,抗旱力、吸肥力都比较弱,故在栽培中要求定植要浅,土壤要求肥沃疏松,并保持土壤湿润,干旱时注意灌水。
黄瓜根系的形成层(维管束鞘)易老化,并且发生得早而快。所以幼苗期不宜过长,10天的苗龄,不带土也可成活,30~50天的苗龄带土坨、纸袋不伤根,也能成活,如根系老化后或断根,很难生出新根。所以在育苗时,苗龄不宜过长。定植时,要防止根系老化和断根,保全根系。

茎蔓性,中空,4棱或5棱,生有刚毛。5~6节后开始伸长,不能直立生长。第3片真叶展开后,每一叶腋均产生卷须。茎的长度取决于类型、品种和栽培条件。早熟的春黄瓜类型茎较短,~3米;中、晚熟的半夏黄瓜和秋黄瓜类型茎较长,可长达5米以上。茎的粗细、颜色深浅和刚毛强度是植株长势强弱和产量高低的标志之一。茎蔓细弱、刚毛不发达,很难获得高产;茎蔓过分粗壮,属于营养过旺,会影响生育。~,节间长5~9厘米为宜。
3. 叶
黄瓜的叶分为子叶和真叶。子叶贮藏和制造的养分是秧苗早期主要营养来源。子叶大小、形状、颜色与环境条件有直接关系。在发芽期可以用于叶来诊断苗床的温、光、水、气、肥等条件是否适宜。真叶为单叶互生,呈5角形,长有刺毛,叶缘有缺刻,叶面积较大,一般200~500平方厘米。
黄瓜之所以不抗旱,不仅因为根浅,而且也和叶面积大,蒸腾系数高有密切关系。就一片叶而言,未展开时呼吸作用旺盛,光合成酶的活性弱。从叶片展开起净同化率逐渐增加,展开约10天后发展到叶面积最大的壮龄叶,净同化率最高,呼吸作用最低。壮龄叶是光合作用的中心叶,应格外用心加以保护。叶片达到壮龄以后净同化率逐渐减少,直到光合作用制造的养分不够呼吸消耗,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应及时摘除,以减轻壮龄叶的负担。叶的形状、大小、厚薄、颜色、缺刻深浅、刺毛强度和叶柄长短,因品种和环境条件的差异而不同。生产上可以用叶的形态表现来诊断植株所处的环境条件是否适宜,以指导生产。
4. 花
黄瓜基本上是雌雄同株异花,偶尔也出现***花。黄瓜为虫媒花,依靠昆虫传粉受精,品种间自然杂交率高达53~76%。因此在留种时,不同品种之间应自然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