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物流与物流工程
物流的基本涵义可以理解为"按用户(商品的购买者、需求方、下一道工序、货主等)要求,将物的实体(商品、货物、原材料、零配件、半成品等等--)从供给地向需要地转移的过程。这个过程涉及到运输、储存、保管、搬运、装卸、货物处置和检选、包装、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许多相关活动。物流就是这些本来各自独立但又有某种联系的相关活动所形成集成的、一体化的系统,是上述这些相关活动向现代化发展的产物。物流的价值发现和物流科学的形成 20世纪初,工业化的飞速发展,造成了经济体系结构的失衡,终于爆发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经济危机迫使人们更广泛地对经济问题进行探询,人们朦胧地认识到流通领域存在的问题和潜力。这个时候,美国一个财团曾经从物流的新观念出发做了大规模调查,发表?quot;流通费用确实太大"的调查报告书,其中一个重要数据是,以商品零售价格为基数计,社会流通费用占到了59%,而其中绝大部分是物流费用。这是人们对物流认识的启动期。物流的潜力和对经济的贡献被以后的一系列价值发现所证实。 ,美国在军队中采用了托盘、叉车的后勤军事系统。这个系统贯穿了军事物资从单元组合(集装)的装卸活动开始,高效连贯地搬运、运输、储存、再运输搬运、直到按指定军事目标到达目的地为止的整个过程。它有效地支撑了庞大的战争机器。这促使人们认识到,物流系统的活动能够实现以往由许多活动才能完成的各项功能,使人们认识到物流系统功能的价值。 ,大量军事技术和军事组织方式转移到民间活动中去,物流系统的思想方法和相关技术、相关管理方式实现了"军转民",取得了成功。这就使人们认识到,"物流"不仅有非常重要的军事价值,而且也具备非常重要的经济活动价值,可以在经济界广泛采用,可以为企业增加新的管理思想和结构模式。 ,主要国家的经济发展面对的是一个"无限的市场",只要能够快速、顺利地实现产品向用户转移就能够获取利润。企业界采用物流技术和物流管理方式之后,能够有效地增强企业的活力,提高企业的效率和效益,从而增加企业的利润。产业革命以后,经济领域对于人力、原材料这两个利润源泉的挖掘已经有了一百多年的历史。虽然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可以用新的方式来开发这两个利润源泉,但是,寻找新的利润源泉就变得更为迫切。"物流"作为"第三个利润源泉"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发现的,是对物流效益价值的发现。 70年代初,世界爆发了"第一次石油危机",以石油为首的能源、原料、材料、劳动力价格全面上涨。传统的第一、第二利润源泉已经变成了企业的成本负担。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发现,物流领域有非常大的降低成本空间。当企业和经济界有效地利用物流系统技术和现代物流管理方式之后,就有效地弥补了原材料、能源、人力成本上扬的压力,从而使人们认识到,"物流"还具备非常重要的降低成本的价值。石油危机期间,许多经济学家预言的全世界长期经济衰退并没有出现,这和经济领域中成功地发掘物流降低成本价值的有相当的关系。 、物流合理化的广泛推行和系统物流管理的普遍实施,在有效降低成本的同时,由于物流合理化,能够在更合理、更节约使用物流设备的情况下完成资源配置任务;物流系统化以后,物流装备可以得到全面、系统的开发,装备的效率大大提高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