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结构件外观检验
一、总则:
1、产品外观应美观,单独的零件/部件的整体视觉效果不能受到损坏,不会给人以劣质产品的印象,如果发现某一缺陷具有批量性或大面积,即使此缺陷属于可接受“范围,也可以对该产品不予验收(既可以判为不合格)
2、产品各表面的质量要求应按其所在的具体部位进行判定:(见附表)
A级表面:即工艺面(图面上主视图所能看到的表面、或装配后能看到的表面),根据客户具体的质量要求进行判定;
B级表面:在客户处装配后不能看到的表面;
C级表面:在客户处必须拆开才可以看到的表面;
3、有特别要求的零件,其缺陷必须要有明确的技术说明;否则按一般检验标准进行检验;
4、有签样时,如果样板与技术要求不符,则按样板进行检验;(样板必须有效)
5、所有零件的外观检验均按相应的技术规范进行检验;
二、特殊情况的处理:
拉丝或喷砂后现进行折弯,必须有客户或工程签样予以保证(在折弯处容易出现裂纹);
拉丝或喷砂表面经压铆后在压铆区域会有纹理、光泽不一致的情况,可以接受;
在压铆、焊接的背面所呈现的轻微凹凸痕迹,可以接受,但如果表面要求较严时,必须加以适当的掩饰处理;
先电镀后压铆的零部件在压铆后,可以在压铆区内有呈现颜色、光泽有差别时,只要其镀层和钝化膜没有受到损伤,可以接受;
对于机械加工过程式中形成的正常模具印,不属于缺陷,但必须保证零件边缘轮廓平行或者有一定的规律性;
冲压过程中接刀痕,不能有明显的台阶存在;
带有盲孔、或者较深的通孔的零件在进行电镀或喷涂时,因孔内较难喷(镀)上,允许在孔内部、深度大于孔半径的区域没有膜层,但必须涂上有保护作用的涂料加以保护,不允许有可见腐蚀物存在;
所有的挂具印均必须在产品的B级或C级面上;
铝制品在化学处理后,表面会有粗晶组织现象(如斑纹状态),此缺陷不能出现在要求比较严格的正表面上(表面可以进行装饰处理),但可以用于其它表面;
10、当型材棱边有磕碰凹痕时,在客户的A级面时,,宽度不限;
11、无色氧化处理的铝材表面上的划痕,均当作“镀前划痕”处理,按划痕的轻重程度可以适当接受;
12、外部的螺钉头上如果在装配后出现槽口边沿出现毛刺均不合格,在其他面,以目视没有明显变形、突起、膜层脱落等缺陷为限。
三、检验条件:
在自然光或位于40W日光灯、距物体500mm处,相距400~500mm,观察时间为10秒,且检验者应位于被检查表面的正面、视线与被检表面呈45-90°。.
检验时,每一表面按其面积后该表面的最大外形尺寸划分,具体如下表:
表面大小
划分标准
按面积
按最大外形尺寸
小
检测面积≤6400mm²
最大尺寸≤300mm
中
6400<检测面积≥48600mm²
300<最大尺寸≥600mm
大
48600<检测面积≥97200mm²
600<最大尺寸≥1000mm
超大
97200<检测面积≥360000mm²
1000<最大尺寸≥1500mm
四、产品外观可接受范围:
A级表面:
无样板时不允许有任何缺陷存在;
有样板时按客户样板检验,缺陷大小按样板验收,不允许超过样板缺陷程度;
B级表面:
按产品的一般验收标准执行:(参照下表)
物料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