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老年肺结核的临床诊疗论文
【摘要】老年肺结核在我国指年龄在60岁以上(有些国家规定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患肺结核而言。老年肺结核病人包括60岁以后发病的初治肺结核、以及在60岁以前患肺结核迁延未愈而进入60岁以后的复治肺结核病人。
【关键词】老年肺结核诊断治疗
老年肺结核发病的原因绝大多数是在儿童及青少年时期曾有结核菌感染,结核病灶稳定并潜伏下来,待进入老年后机体出现退行性改变,特别是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致使原来潜伏的结核病灶复燃;有部分老年肺结核者,在青、中年时罹患肺结核病,没有获得正规的药物治疗,使肺结核病变迁延到老年。在老年期由于外源性再感染而发生肺结核者在临床上极少见到。
一临床表现
,支气管肺炎和肺泡细胞癌等。
(三)老年肺结核易合并糖尿病
有的老人不知自己患糖尿病,一旦并发急性肺结核,可出现高热、呼吸急促和酮症酸中毒征象,胸片显示肺部有大片浸润性炎症阴影,临床易误诊为急性细菌性肺炎。
(四)无反应性肺结核
免疫功能极度低下的高龄老人患有急性浸润性肺结核,结核中毒症状不明显,但病人呈极度衰竭状态,即所谓的无反应性肺结核,胸片显示肺部大片炎性浸润阴影,在病变的相应部位听诊可闻湿性啰音。死后尸体解剖可见肺病变呈干酪样坏死物并有大量结核菌存在。
有的老年人长期发热、进行性消瘦、最后消耗衰竭而死亡。生前未得到诊断,而在死后尸体解剖才被确诊为肺结核。
(五)结核性胸膜炎易被误诊
近年来临床医师会发现住院病人中,特别是老年人患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相当多见,他们中的大多数均有不同程度的结核中毒症状。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须与恶性胸腔积液加以鉴别。
二诊断
老年肺结核的误诊率高,各家报告不一,一般在30%~70%,防止老年肺结核误诊,是避免传染源失控和控制结核病蔓延的重要环节。须注意以下几点,可减少误诊的发生:
(一)纠正医师的诊断思路,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传统观念认为肺结核是青少年的常见病,然而肺结核的发病高峰当前已趋向老年;传统观念认为肺结核病变多在上肺叶和肺尖部,然而现在资料表明老年肺结核下叶的发生率在20%左右。
(二)正确评估X线检查
胸部X线检查是寻找肺病灶最简捷的手段,但不具有定性的诊断价值,很多临床医师依赖放射科报告,而放射科医师多单凭X线图像诊断,这样容易造成误诊。特别是老年肺结核的X线影像往往不典型,需要临床医师和放射科医师一起阅读胸片,结合临床资料对X线影像进行分析,有时需要前后对比或者动态观察,才能作出诊断。
(三)正确评估实验室检查
,但目前国内结核菌的检出率较低,3次查痰阴性不能作为否定结核病的“金标准”,须多次检查,检查次数越多则可能检出的阳性率越高。
,只能说明受试者有过结核菌感染,但感染结核菌不一定发病。
老年人皮肤反应的敏感性较差,即使有
活动性结核病存在,结核菌素皮试也可呈阴性,因此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对老年肺结核的诊断意义不大。
,因为很多疾病均可使血沉增快,对诊断肺结核的意义不大。如果老年肺结核的诊断已经明确,血沉增快可以提示病变有活动性。
(四)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当临床怀疑病人患肺结核,但尚无足够根据时,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