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感染科优势病种诊疗技术方案.docx

格式:docx   大小:80KB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感染科优势病种诊疗技术方案.docx

上传人:碎碎念的折木 2025/2/9 文件大小:8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感染科优势病种诊疗技术方案.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感染科优势病种诊疗技术方案 】是由【碎碎念的折木】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感染科优势病种诊疗技术方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感染科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诊疗方案
〔2025 年度〕
疾病名称
【中医诊断】 外感发热
【西医诊断】 上呼吸道感染
诊断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公布《中医内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ZYYXH/T11—2025)。
疾病诊断
诊断要点:发热,初起常伴恶寒、咳嗽、头身苦痛。有感受外邪病史。理化检查:白细胞总数降低或上升,中性粒细胞增高,消灭核左移。 主要病症:鼻和喉部烧灼感,咽痒或痛、鼻塞、打喷嚏、流涕、恶寒发
热、无汗或少汗、头痛、全身不适、肌肉酸痛。
证候诊断 1〕风寒束表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项强痛,鼻塞声重,鼻涕清
稀,或有咽痒咳嗽,痰稀白,口不渴,肢节酸痛,舌苔薄白,脉浮紧。 2〕风热犯表证:发热重,微恶风寒,鼻塞流黄浊涕,身热有汗或无汗,
头痛,咽痛,口渴欲饮或有咳嗽痰黄,舌苔薄黄,脉浮数。 3〕暑湿袭表证:恶寒发热,头重,胸腹闷胀,恶呕腹泻,肢倦神疲,或
口中黏腻,渴不多饮,舌苔白腻,脉濡滑。
4〕卫气同病证:自觉发热重,烦渴,小便短赤,舌红苔黄。恶寒或恶风, 或高热寒战,流涕,咽痒咽痛,头痛头胀,喷嚏。舌红苔薄黄或黄腻,脉浮
急诊科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3
数或洪大。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内科学》第7 版(陆再英、钟南山主编,人民出版社,2025 年)。
病症:恶寒发热,鼻咽部不适、苦痛。
主要体征:鼻黏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充血。
试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多为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上升。
治疗方案
中医辨证论治1〕风寒束表证 治法:解表散寒。
方药:荆防败毒散加减
荆芥 10g
防风 12g
柴胡 12g
前胡 10g
川芎 10g
茯苓 10g
枳壳 10g
桔梗 10g
羌活 10g
甘草 10g
独活 10g
2〕风热犯表证 治法:解表清热。方药:银翘散加味
牛蒡子 10g 薄荷 3g 后下生甘草 10g 杏仁 9g
淡竹叶 20g 连翘 10g 荆芥穗 10g 淡豆豉 10g 包煎
银花 15g 桔梗 10g 桑叶 10g 3〕暑湿袭表证
治法:清暑祛湿。
方药:加香薷饮加减
香薷 12g 银花 20g 厚朴 10g 甘草 10g 连翘 10g 半夏 9g 滑石 10g 包煎 4〕卫气同病证
治法:透表清气。 方药:小柴胡汤加减
柴胡 20g 黄芩 15g 青蒿 10g 羌活 10g 薄荷 3g 后下石膏 10g 大青叶 20g 生甘草 10g
辨证使用中成药〔科室特色〕 以单纯发热为主时:
感冒清热颗粒 6g po tid 柴黄清热颗粒 4gpo tid 以流涕、鼻塞为主时:
祖卡木颗粒 12g po tid 香菊胶囊 2-4 粒po tid 以咽痛、咽痒为主时:
蓝芩口服液 20ml po tid 金果饮口服液 15ml po tid 金喉健喷雾剂 2ml 吸入 bid 以咳嗽为主时:
强力枇杷露 15ml po tid 苏黄止咳胶囊 po tid
急诊科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3
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
依据病情加用喜炎平注射液。
根底治疗 1〕卧床休息,多饮水。必要时补液 500~1000ml。
依据患者病情需要使用冰袋、酒精擦浴等其他方法。
依据实际状况赐予解热镇痛药物。
依据血象赐予抗生素。
退热治疗 1〕针刺退热:选穴,大椎,上肢取曲池、合谷,配内关、手三里;下
肢取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手法均承受泻法。 2〕刮痧退热:取大椎穴。由内向外、单一方向刮动,每一部位刮 20
下左右,至局部皮肤消灭微红或紫色充血瘀点为度。 3〕药物擦浴退热:升降散药液〔大黄、姜黄、僵蚕、蝉蜕〕擦浴,开
腠理,泄邪热。
代茶饮
患者热象明显或风寒化热者可赐予:
菊花 10g 金银花 10g 乌梅 10g 桔梗 10g 甘草 10g
代茶饮
护理
风寒束表者,可服生姜汤,饮热稀饭等温散之品以助汗出。
风热犯表者,可赐予凉快饮料,如西瓜汁、梨汁、甘蔗汁、荸荠汁、
急诊科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3
鲜桔汁。 3〕亲热关注服药后汗出状况,以防厥脱之变。
疗效评价
评价标准
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痊愈标准:精神、食欲好、体温恢复正常满12 小时、鼻咽部病症消逝、咽充血消逝。
评价方法
解热时间:服药72h 内(1 个疗程内)体温下降到 ℃及以下,并且其后体温不再上升超过 ℃的时间。
即刻退热推断标准:服药后 4h 内体温下降 ℃。
中医治疗难点分析
难点分析:上呼吸道感染反复发作。
一般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疗并不困难,经过正确的辨证施治,可在较短时间内痊愈。但假设患者机体抵抗力低下,简洁感受外邪,上呼吸道感染将会反复发生。反复发生的上呼吸道感染,病势迁延难愈。严峻者还可并发或继发心肌炎、慢支、甚者可威逼生命,造成死亡。因此,如何防治上呼吸道感染的反复发作是本病治疗中的难点和关键。
解题思路:
中医认为肌表卫气充实乃可抵挡外邪入侵,感冒就不易发生,所以,中医预防感冒的主要方法是补肺固表,最常用的方剂是玉屏风散。药理争论证明玉屏风散具有免疫调整作用。其他疗法如针刺(含耳针)、拔罐、推拿、保健口罩等也具有防治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其作用机制亦有待进一步研
急诊科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3
究。体虚者应适当加强户外活动及熬炼,增加体质,“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在感冒流行时尽量避开到公共场所,吸烟者应尽早戒烟。
急诊科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3
急诊科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10
泄泻病〔感染性腹泻〕中医诊疗方案
〔2025 年度〕
一、疾病名称
中医诊断:泄泻病
西医诊断:感染性腹泻
二、诊断
1 疾病诊断
:参照《中医内科学》第七版
(一)疾病诊断
主症:粪质稀溏,或完谷不化,或如水样,大便次数增多, 每日三五次,甚至十余次。
兼症:腹痛、腹胀、肠鸣、纳呆。
病史、诱因:起病或急或缓。暴泄者多有暴饮暴食或误食不洁食物得病史。迁延日久,时发时止者,常由外邪、饮食、情志等因素而诱发。
〔二〕证候诊断
肠胃湿热:病起急骤,恶心频发,呕吐吞酸,腹痛阵作,泻下急迫,
便行不爽,粪色黄褐而臭,口渴欲饮,心烦,尿短赤少,舌苔黄腻,脉数或
滑数。
寒湿阻滞:呕吐清水。恶心,腹泻如水,腹痛肠鸣并伴有畏寒发热,颈项或全身关节酸痛,苔薄白或白腻,脉滑。
食滞胃肠:恶心厌食,得食愈甚,吐后反快;腹痛,泻下秽臭,气迫不爽,泻后痛减,苔厚腻,脉滑实。
脾胃虚弱:禀赋缺乏,素体脾虚,饮食稍有不慎即吐泻,大便溏薄,呕吐清水,且时作时休,面色不华,乏力倦怠,舌淡,脉弱。
1)
大便淡薄或如水样,次数增多。可伴腹胀腹痛等症。
2)
急性暴泻起病突然,病程短。可伴有恶寒、发热等症。
3)
饮食不当、受寒凉或心情变化可诱发。
二、相关检查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内科学》7第版诊断依据
粪便检查:大便常规镜检可见白细胞、脓细胞或病原体。
内窥镜检查:结肠镜、小肠镜检查,可直接观看肠黏膜病变状况, 同时实行渗出物以镜检、培育或进展活体组织检查,对慢性泄泻的诊断尤为重要,且可排解胃肠道肿瘤。
影像学检查:X 线检查——慢性泄泻可考虑做结肠钡剂灌肠及全消化道钡餐检查,以明确病变部位及性质腹。部B 超或CT 检查有助
于胰腺病变、腹腔淋巴瘤等疾病的诊断。
其它检查:血糖、肾功能、T3、T4 等检查可排解糖尿病C、RF、甲亢等疾病引起的腹泻。
三、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1、肠胃湿热
急诊科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10
治法:清热化湿,理气止泻。方药:葛根芩连汤加减
葛根10 克黄芩10 克黄连6 克木香10 克
茯苓12 克车前子10 克白扁豆10 克薏苡仁15 克荷叶10 克生甘草6 克
2、寒湿阻滞
治法:散寒除湿,和中止泻。方药:藿香正气散加减
藿香10 克大腹皮10 克白芷1O 克紫苏10 克茯苓12 克清半夏10 克白术10 克陈皮10 克厚朴10 克生姜5 克甘草6 克
3、食滞胃肠
治法:消食化滞,和胃降逆。方药:保和丸加减
焦山楂10 克神曲10 抑制半夏10 克茯苓12 克陈皮10 克莱菔于10 克大腹皮10 克
4、脾胃虚弱
治法:健脾理气,和胃止泻。方药:参苓白术散
党参3 克白术12 克山药10 克茯苓12 克
白扁豆12 克陈皮10 克砂仁3 克薏苡仁12 克甘草6 克
急诊科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10
(二)辨证选择口服中成药
藿香正气胶囊
2#
po
tid
枫廖肠胃康

po
tid
〔三〕静脉滴注、肌肉注射中成药注射剂
%盐水250ml+喜炎平注射液250mg ivgtt qd。
〔四〕艾灸〔本科特色〕 主穴:神阙穴。
取无烟灸 2cm 放置灸盒内,点燃后,放置于神阙穴上,至燃尽。
〔五〕一般疗法
急性腹泻用药之细菌感染
患有此型腹泻者,可选择以下口服抗菌药中的一种或两种进展治
疗:
①氟哌酸:成人每次服 - 克,每日服3-4 次,于空腹时服用效果好。
②黄连素:成人每次服 - 克,每日服 3 次。
③环丙沙星:成人每次服 - 克,每日服 2 次。
④诺明:成人每次服 1 克,每日服 2 次。
⑤泻痢停(甲氧苄啶):成人每次服 2 片,每日服 2 次。急性腹泻用药之病毒感染
急诊科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