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1
文档名称:

XX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doc

格式:doc   大小:276KB   页数:6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XX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doc

上传人:yzhluyin9 2018/2/26 文件大小:27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XX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XX概况及现状分析
城市概况
一、地理位置
XX地处四川盆地中部,涪江中游,,,幅员面积5300平方公里。其东邻广安、南充,南接重庆、内江,西连资阳、德阳,北靠绵阳。距离成都、重庆各140余公里,呈等距三角关系;与省内绵阳、内江、广安、南充等地距离均在100公里左右。
XX交通优势比较明显。川鄂、绵渝公路在此交汇,达成铁路穿境而过,成南高速公路、遂渝快速铁路已建成通车,遂绵高速公路、遂渝高速公路、遂内高速公路已开工建设,遂绵铁路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划,XX已成为四川第二大交通枢纽。
二、城市沿革
东晋穆帝永和三年(公元347年)恒温平蜀后置XX郡,取息乱安宁之意,XX由此得名。因其四面环山,又名“斗城”。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称:遂居蜀之腴;宋《南楼记》称其为东蜀之都会。其历来是川中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素有“东川巨邑”、“川中重镇”之称。东晋以来,曾为郡、州、府、县、地区和地级市治所。建国初期,即为
XX专署所在地,辖XX、蓬溪、射洪、三台、盐亭、中江、安岳、乐至和潼南九县。1958年10月并入绵阳专区。1985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2003年撤市中区建船山区、安居区,现辖船山区、安居区、射洪县、蓬溪县、大英县两区三县。
三、行政区划与人口
XX市幅员面积5325平方公里,全市共有118个镇乡(其中镇65个,乡40个)、街道办事处13个。
,以汉族为主。其中非农业人口770983人,农业人口3029172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707人。远大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四、经济发展
XX市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全市的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495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19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20元,:1。。出口创汇总额7000万美元。
XX工业初步形成以沱牌、高金、美宁为龙头的食品工业;以锦华等公司为骨干的纺织工业;以飞虹、万丰等为首的***;以明星公司为主力的电力工业和以美丰公司为重点的化学工业等五大工业体系,工业格局初具规模。
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第一产业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得到提升,第三产业有所增长,三大产业增加值的比重由99年的56:24:20调整到2004年的31:34:35。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逐年加快。
五、环境状况
:
涪江是嘉陵江主要支流之一,发源于四川省松潘县雪宝顶,经平武、江油、绵阳、三台、射洪,于XX市船山区老池乡出境,在重庆合川县与嘉陵江汇合进入长江,全长670公里,流域面积36400平方公里,其中绵阳境内329公里,流域面积19770平方公里,,流域面积5134平方公里。
涪江两岸地势低洼,水泊漫纵,河、塘、渠、堰遍布,河床多为沙砾、卵石,间有岩石,河谷宽7-8公里,水流迂回曲折,有42个滩和局部叉流,河、湖中丛生着芦苇、水烛、菖蒲、蒿草等湿地植物,苇荡水草间栖息有多种水鸟。
1992年以来,,平均流量为422m3/s,年径流量呈现逐年变小的趋势。据环境统计数据表明:绵阳市每年向涪江干流及主要支流排放的废水达15000余万吨(每天40余万吨),其中生活废水近7000万吨,每天近20万吨;XX市每年向涪江干流及主要支流排放的废水约11000万吨(每天近22万吨),其中生活废水近6000万吨,每天近17万吨。涪江水量连年减少,已从1981年高峰时2万立方米/秒跌落至现年初的历史最低水平—53立方米/秒。现在
XX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385立方米,居全省倒数第一。水资源少了,经济发展带来的污染却在逐年增加,涪江部分水域已经呈现4类水质。根据2003年XX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对涪江的老池断面、桂花断面的地面水环境质量进行的监测表明,涪江XX段有75%的监测断面达到规定的Ⅲ类水质标准(其中20%的监测断面达到国家II类水质标准,55%的监测断面达到国家III类水质标准),超过III类水质标准的监测断面占总数的25

根据监测:XX市城区的环境空气质量基本保持稳定,其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达标率均为100%,%;全年环境空气质量年均值超过国家三级标准。,超过标准()。
城区内大气污染的大型企业较少,且涪江呈南北向贯穿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