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0
文档名称:

《岳阳楼记》.ppt

格式:ppt   大小:3,447KB   页数:8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岳阳楼记》.ppt

上传人:fangjinyan2017021 2018/2/27 文件大小:3.3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岳阳楼记》.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岳阳楼记
范仲淹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颢《黄鹤楼》
滕王阁(南昌)
岳阳楼
江南三大
名楼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
黄鹤楼(武汉)
岳阳楼矗立于洞庭湖东岸,湖南省岳阳市西门城墙上,西临烟波浩淼的洞庭湖、北望滚滚东去的万里长江,水光楼影,相映成趣,素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盛誉,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岳阳楼始建于公元220年前后,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其前身相传为三国时期东吴大将鲁肃的“阅军楼”,西晋南北朝时称“巴陵城楼”,初唐时,称为“南楼”,李白赋诗之后,始称“岳阳楼”。
岳阳楼雕屏
范仲淹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人,北宋文学家,军事家,政治家,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他幼年丧父,生活贫苦,但刻苦读书,年少有志,26岁中进士,但因直言进谏而不受重用.
范仲淹一生的诗文收集在《范文正公集》里。
范仲淹逸事
范仲淹在考中进士进入仕途之前的少年及青年时代大体是在艰难的生活中度过的。在小时,他随继父到淄州,就读于长白山澧泉寺,每日只以粟米熬粥,待冷凝之后分为四块,早晚各吃两块。
即使步入仕途后,相当一段时间他的生活状况也没有太大的改变,天禧元年朝廷安排官员离开广德时,范仲淹没有一点积蓄,只得卖掉唯一的一匹马以充行资。
尽管屡遭贬谪,他忧国忧民之心始终没有改变,他用自己的俸禄在家乡买田救济贫穷的族人,自己却贫苦一生,以至于死时“身无以为殓,子无以为丧”。
复****记文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小石潭记》《桃花源记》《醉翁亭记》《满井游记》
学****目标:
1、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学会辨认
古今异义的字;
2、准确翻译文中重点及难点文言句子;
3、感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
难点:理解作者写景抒情的意图
读熟课文
庆历四年春,滕(téng)子京谪(zhé)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zhǔ) 予/(yú)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fú)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xián)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shāng),横无际涯;朝(zhāo)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记熟词义
谪:
守:
越明年
政通人和:
百废具兴:

旧制:
属:
予:
作文:
衔: 吞:
横无际涯:
朝晖夕阴:

大观:
然则:
迁客骚人:
得无 南极潇湘 气象万千: 前人之述备矣:
名作状,做……太守
名作状,做……太守
到了第二年
政事顺利,百姓和乐
许多荒废的事情都
兴办起来了
原有的规模
同“嘱”,嘱咐,嘱托

状胜:
写文章
好景色
衔接
吞噬
广远; 边
或早或晚一天里阴晴多变化。晖,日光。
景象千变万化
南面直到到潇水,湘水。极,尽
雄伟景象
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
虽然这样,那么
降职远调的人和不
得志的诗人。
怎能不
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
翻译下列句子: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3、浩浩汤汤,横无涯际;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4、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我看岳州的胜景,都在洞庭湖之中。
水势浩大,宽阔无边,或早或晚阴晴变化,景象千变万化。
看了自然景物所触发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