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脂肪肝的诊治
江西省人民医院消化科李小平
何为脂肪肝?
何为脂肪肝?
正常肝脏组织
脂肪肝组织
内容
基本概念
流行病学
自然史
病因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诊断标准
治疗
预后及预防
脂肪肝的基本概念
狭义的定义
肝内甘油三酯储积>肝脏湿重的5%,光镜下每单位面积肝实质胞脂变>30%,称为脂肪性肝病(fatty liver disease FLD),简称脂肪肝。
广义的定义
脂肪肝是遗传-环境-代谢应激相关因素所致、病变主体在
肝小叶、以肝细胞脂肪变性为主的临床病理综合征,是全身性
疾病在肝脏的一种病理改变。相关综合征包括:代谢综合征、
胰岛素抵抗综合征,肥胖综合征,多危险因素综合征等。
流行病学
1. 酒精性脂肪肝(ALD)至今仍为欧美等发达国家肝病残疾和死亡的首要
病因。美国普通成人ALD患病率仅为3%左右。
2.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已成为西欧、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第一大
慢性肝病以及肝功能异常的首要病因。普通成人NAFLD患病率为17%~
33%,其中1/3~1/2可能为NASH,后者10年内肝硬化发生率为15%~
25%,其中30%~40%将会死于肝细胞癌、肝功能衰竭和移植肝复发。
3. NAFLD患病率在性别方面并无差异。
4. NAFLD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可能呈上升趋势。
5. NAFLD无地区差异,但部分人种似乎更为易感。%~
29%的NAFLD患者体重、血脂和血糖均正常。对于胰岛素抵抗的个体,
超重或短期内体重增长过快就可诱发脂肪肝。
中国脂肪肝流行情况
酒精性脂肪肝(ALD)
上世纪80年代初——90年代初,嗜酒者在一般人群中的比例从0..21%—%。
本世纪初,%%。
% %(% )
在长期饮酒人群中,%存在轻度或重度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γ-谷氨酰
转肽酶异常。
在中国大城市中,%%。
%%;
%%。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病率在15%。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10年~%~3%
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10年~15年肝硬化发生率高达15%~25%。 
随着肥胖症的流行,在过去的10年, NAFLD 的患病率几乎翻番。
我国脂肪肝的患病率和主要死因
患病率
主要死因
ALD
全国
%
肝硬化
南方及中西部
~%
NAFLD
国内
~15%
恶性肿瘤和
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欧美
20~33%
王炳元,;25(6):474-476.
( 2010年1月修订).
(2010年1月修订).
根据《第三届全国脂肪性肝病学术会议暨两岸三地高峰论坛纪要》的报告和2010年1月修订的《酒精性肝病诊疗指南》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的统计,%,NAFLD的患病率最高达15%。
自然史
ALD:
脂肪肝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肝功能衰竭
NAFLD:
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硬化肝细胞癌
正常肝
脂肪肝
肝硬化
摘自 Cohen et al. Science 2011
正常肝
脂肪变性
NASH
肝硬化
肝细胞癌(HCC)
10% – 20%
(10年内)
5% – 30%
20% – 30%
成年人
3% – 4% 成年人
正常
脂肪变性
NASH
肝硬化
NAFLD是一种进行性疾病,病变程度从脂肪的单纯蓄积(脂肪变性)至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肝硬化及肝细胞癌(HCC)
NAFLD在中国的自然史